東盟組織就誕生於東西方冷戰的特殊形勢下。冷戰結束後,為保持東南亞中立、開放與平衡的外交態勢,東盟組織正式確定了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10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係。其中,歐盟各國作為單獨的國家對東南亞各國的影響力已經式微,作為一個整體仍保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由於歐盟的遠程軍事力量投送一直是個軟肋,而且東南亞也不是歐盟重點關注地區,這使得歐盟在東南亞的經濟影響力遠遠大於政治和外交上的影響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全面衰退,對東南亞各國影響力也在衰減。印度在古代曾對越南和菲律賓以外的東南亞各國的文化有過重大影響,但18世紀後印度長期淪為英國殖民地,獨立後又受制於南亞亂局而無暇東顧。不過,印度羨慕中國影響力在東南亞的進展,意圖仿效跟進,而東南亞各國為了搞好平衡,也傾向於把印度與中國平等對待。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對東南亞苦心經營,其以產業梯次轉移為核心政策的“雁行戰略”成效斐然,直接促使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經濟騰飛。不過好景不長,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風暴把日本妄圖憑借其超強經濟實力整合東南亞各國的美夢一掃而光。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不具備完全自主政治與外交戰略設計和執行能力的日本,無法真正保有自己的經濟勢力範圍。
中美影響大不同
20世紀80年代後,東南亞戰略格局開始發生深刻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改革開放後日益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在越來越大程度上替代了東南亞各國原來擔任的向西方發達國家提供物美價廉產品的角色。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風暴的直接後果,更是打擊了東南亞各國製造業,而此時中國的和平崛起,對東南亞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進入21世紀,美國因恐怖主義的直接挑戰而戰略重心西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穆斯林國家泥潭深陷,疏忽了對東南亞的關注。而中國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推動與東盟關係持續升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使得中國與東盟的全面深化合作進程已經不可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