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中國商人心中的隱痛
由於對非洲風俗習慣不了解、對成本計算不精密,中國人已經吃了大虧。
特約撰稿人| 陶短房
西非國家貝寧的經濟首都科托努曾是中國紡織品出口重鎮,全盛時期,僅在當地中國紡織商會注册的大公司就有22家(專業出口公司11家,直銷廠家11家)之多。在號稱“紡織品一條街”的米賽博,長近兩公里的大街兩側,較大的店鋪幾乎都和中資有關——要麼是中國公司的門市部,要麼正在經營中國公司的產品。
但這裡自2004年起便不複昔日之盛。如今,去那裡探訪,中資公司的門市部許多人去樓空,經歷過昔日盛況的人們想起當年的熱鬧,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貝寧曾是商機的代名詞
中國企業尤其民營企業千里迢迢跑到非洲,目的當然是盈利。曾經的繁盛,是因為盈利機會大、風險小;如今繁盛不再,則是因為政策逆轉,風險變得更大,而盈利機會卻變小了。
貝寧是個小國,本身的紡織品市場非常狹小,主要依靠向鄰國和內陸國家轉銷,維持龐大的進口需求,當初之所以吸引眾多中資企業,奧妙在於前屆政府的優惠政策。
首先是“准入”。非洲許多國家為保護本國商人利益,對外資進入某些厚利行業有諸多限制:不許經營、股份不得超過49%、董事長必須是當地人、雇傭當地員工不得低於若干人或若干比例等。而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貝寧在利潤豐厚的紡織品經營領域並沒有太多這類限制。
其次是成本。在非洲做生意,關稅成本十分重要,而各國關稅差異極大,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貝寧的紡織品關稅是約每貨櫃700萬西非法郎(70西非法郎約合1元人民幣),比鄰國都要便宜,而且手續簡便,便於向鄰國轉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