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關於外資引進批地,必須在國家土地“紅線”政策之內進行。
現場訪談
對話“地老板”:土地規模經營的利弊糾結
於清,土地流轉的直接參與者。5年前,在他任職吳家疃村村委會主任期間,村委會將村民的368畝耕地整體承包,後轉包給日資企業朝日綠源進行農業生產。
如今,於清再次承包了村民的60畝耕地。不同的是,他不再是村主任,他也不轉包,而成了龍大集團的一名“地老板”。
NBD:朝日綠源農場是什麼時候引進的?
於清:地租今年剛漲到1000塊/畝,正好5年。鎮里(萊陽沐浴店鎮)領導說可以改進當地種植習慣,打破日本對蔬菜的“綠色壁壘”。
NBD:效果怎麼樣?
於清:明擺著,可以說對當地農業毫無扶持示範作用,他們的麥子、玉米都先天發育不良,要是老百姓跟著學,我們得餓死。
地各種各的,我們不管,但他們地里不打農藥,蟲子爬到周圍老百姓地里。再加上這幾年朝日綠源的養牛場逐年擴大,牛糞、牛尿的臊味更讓老百姓反感,幾乎每年都有老百姓去找朝日綠源說理。
NBD:怎麼說理?最終怎麼解決?
於清:去年秋天,他們玉米地的蟲子把老百姓的玉米啃了,老百姓找上門。後來又到萊陽市政府要說法,最後朝日綠源賠了5萬塊錢。NBD:哪些當地老百姓在朝日綠源打工?
於清:2006年朝日綠源租了1142.5畝地,後來又擴大到1500畝,1000戶農民沒有了地,之前種地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沒事幹,他們就到朝日綠源打工,工資按小時算,3.75元/小時,一個月能賺千把塊錢,加上每年的地租,一個人每年也能收入1萬多塊錢。NBD:這些打工的人把地都承包給誰了?
於清:萊陽現在種菜的規模可能已經超過壽光了,但我們這都是規模經營,像龍大、東信這樣的出口企業都在包地種菜,每塊菜地少說也得50畝。我也包了60畝地給龍大,種子、化肥、農藥、管理全聽龍大安排,一畝地賺1000塊錢還是有的,比以前種莊稼強多了。
NBD:包地合同是怎麼簽的?和朝日綠源有不同嗎?
於清:我們這些種菜的屬於私人承包,合同也直接和農戶簽。龍大、東信都是和萊陽各個村委簽合同,這與朝日綠源相似。企業租地種菜很多都是把錢先給村委會,再由村委會派發,但朝日綠源租的地,是由鎮政府直接把錢打到老百姓的信用社賬戶上。
NBD:誰來發放租金,有什麼不同嗎?
於清:區別非常大。個人承包會把錢直接給老百姓,但村委經手的話,不可能不扣除一些作為辦公經費,因為農業稅取消後,村里沒什麼收入來源,即使有的村委會不承認這事,但做過農村基層工作的都心知肚明,老百姓心里也有數。
NBD:把地承包出去後,老百姓的收入有變化嗎?
於清:有變化。留守的老百姓收入能有7000多元/人。現在國家土地政策說30年不變,本來就人多地少,平均每個人也就一畝多地,老百姓自己種地時,種糧食一年也就1000元/畝,水果蔬菜能賺三四千元。現在收入提高,還解放了剩餘勞動力到外面打工,這都是再次土地集中的結果,對我們這些包地的人來說更好,每年60畝地至少能收入五六萬塊,比打工的人要多幾倍。
NBD:你認為今後咱們國家的土地經營模式會是怎麼樣?
於清:30多年前的家庭聯產承包分田到戶,適應了當時的國情。但現在經濟發展到這種高度,種地不再需要這麼多人了,新聞中不是說,咱們國家種地的農民只要1億就足夠了,7億多剩餘勞動力怎麼安排?
現在政策還在完善,剩餘勞動力問題還沒解決。不管是朝日綠源,還是龍大、東信,甚至老百姓包地,大家都在打政策的“擦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