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溫家寶《求是》撰文縱論中國科技發展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6 12:10:43  


 
二、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隨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在加大,特別是耕地、淡水、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強化。近10年來我國每年平均淨增739萬人,人口數量在增長,耕地面積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衡。北方黃淮海地區人口、經濟總量、糧食生產都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資源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節性缺水問題也十分突出。從1993年開始,我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2010年進口2.4億噸,進口依存度達55%。2010年原煤產量32.4億噸,消費量接近34億噸,煤炭淨進口1.4億噸,已由煤炭淨出口國變成淨進口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勞動力資源也出現結構性短缺。我們一方面面臨人口總量繼續增加的壓力,又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快的壓力。總之,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依靠第二產業帶動、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勞動力投入的方式已難以為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已成為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世界200多年的工業化歷程,僅使不到10億人口的發達國家實現了現代化,但資源和生態卻付出了沉重代價。中國13億人口的現代化,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大變革大事件,必將為世界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和動力。但是沿襲傳統發展模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必須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貫穿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要求。“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未來五年,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形成少投入、多產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我國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軌道。如果未來五年這方面沒有大的突破,以後的路走起來將會十分艱難。我們既要為當代人負責,也要為子孫後代負責;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還要為人類探索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模式做出貢獻,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

  科技工作要緊緊把握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並不斷引領未來的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這些重大專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科技發展具有全局性影響和作用,對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國際地位具有戰略性、標誌性意義。實施這些重大專項,有利於我們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機遇,促進重點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啟動實施以來,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對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我們要進一步凝練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加大核心電子器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生物育種、新藥創制等重大戰略性產品研發力度。加快建設大型油氣田、大型核電、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對產業發展整體帶動性強、對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國家示範工程。同時,還要緊緊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著眼於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對重大專項進行必要的調整。

  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方向,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

  經過認真研究論證,國務院去年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出了明確部署: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設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這是我們立足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又緊緊把握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作出的抉擇。旨在搶抓機遇,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為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的是加強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決定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創新占據制高點,產業發展才能占據制高點。這一點關係我國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敗。

  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幾乎是同步的。從這點看機遇是抓住了。但是從實施進展情況看,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無序發展,一些地方熱衷於鋪攤子,重複投入、重複建設;二是缺乏核心技術,許多領域還處於起步和跟蹤模仿外國技術階段;三是條塊分割,科技資源分散,產學研脫節。具體到一些領域或產品,技術路線、發展方向還不十分清楚。例如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和最終目標是什麼,現在重點發展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是不是最終產品,並不十分明確。混合動力車現在有了一些進展,但技術上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電動車開發剛剛起步,總體上還處於初級探索和跟蹤外國技術階段,主要設備和材料都依靠進口。發展新能源汽車下一步要集中解決哪些問題,包括技術路線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投入問題、政策支持問題,必須盡快明確下來。再如推進三網融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與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當前還存在許多技術上的挑戰,需要在網絡結構、網絡核心設備、網絡接入設備、網絡帶寬、網絡終端和業務方面加強自主創新,發展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每一個領域都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必須選擇好方向和技術路線,第二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的協同和集成能力,對具有戰略方向性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正是這一點上,暴露出我國體制上的一些突出問題,各部門、各行業往往不能在國家目標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體制問題是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進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確方向,合理布局,加強政策引導,增加政府投入,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合力,盡快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抓出成效,在這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

  三是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規模大,總體技術水平比較低。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幅度提高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提高傳統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大問題。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就可以忽視傳統產業。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無論是擴大就業還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沒有傳統產業,而是要大力提升傳統產業。即使實現了現代化,像我們這樣生產力水平多層次、區域發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國,也不能沒有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必須與科技緊密結合才有出路。特別是前沿技術的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傳統產業要與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結合起來。從趨勢上看,傳統產業與新興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斷加深,若干年後許多領域將難分彼此。我們必須緊緊把握這一趨勢,注重利用新興科技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二者融合發展。例如在能源方面,我國是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我們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另一方面也要在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方面大力開展新技術研發,這方面潛力很大,也是當前的迫切需要。在製造業方面,我國是製造大國,但不是強國。“中國製造”總體上還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部件和重大裝備嚴重依賴進口。提高製造業水平,必須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藝、關鍵核心技術和技術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還有農業,我國有13億人口要吃飯,土地資源有限,糧食安全始終是最大的隱憂。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別的辦法,必須依靠高科技改造傳統農業。農業的許多領域都與前沿科技聯繫密切。如良種培育技術、轉基因技術等。2008—2010年,我國新型轉基因抗蟲棉培育和產業化全面推進,新培育36個抗蟲棉品種,累計推廣1.67億畝,實現效益160億元,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達到93%,徹底打破了國外抗蟲棉的壟斷地位。這是我國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取得的重大成就。除了新型轉基因抗蟲棉,轉基因抗蟲水稻、轉基因玉米也已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新型抗蟲、抗除草劑、抗旱轉基因作物以及抗病、品質改良轉基因動物研究進展加快。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一直為社會廣泛關注。我國這方面管理十分嚴格,在轉基因生物安全、安全評價、轉基因生物標識、轉基因生物加工、轉基因生物進口、轉基因產品進出境檢驗檢疫等方面,有一整套安全管理的法規體系。總之,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們走向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成的一項重大任務。這方面,還要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做出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