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的電視片
在1993年撤銷的7個部委中,能源部、航空航天工業部、物資部都是組建剛滿5年的“新部委”,三位部長也是因此從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調入的。
其中,最為資深的是物資部部長柳隨年。他在80年代中期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1988年組建物資部之前任國家計委常務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一篇博文透露,據《中國物資報》幹部回憶,在接受物資部任命之前,柳隨年還可以另有選擇,但他最終受命組建新的物資部。
到1992年7月,有關國務院機關精簡的消息已經傳出,物資部能不能保住、會不會被精簡掉,成了廣為關注的話題。
根據這名幹部的講述,按照柳隨年的想法,他希望物資部保留,但不再是傳統模式,而是作為物流現代化的組織協調機構,是肩負起與國際接軌新職能的指揮中樞。
為了反映物資部的這種新型職能,柳隨年在1992年8月決定拍攝一部電視片,由上述這名幹部擔任編劇和導演。此前這位部長曾經組織過類似工作,但“原攝制組主創人員未能準確領會他的意圖”。
在電視片的後期製作中,柳隨年幾乎天天晚上都要到攝制組所在地了解製作進度。這部名為《國脈》的電視片完成後,他拿走了60多套錄像帶,“說要送給國務院各個部委的領導,讓他們都了解一下物流現代化是怎麼回事,支持物資部的工作”。
1993年全國兩會之後,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台,物資部與商業部均被撤銷,在原有基礎之上合併組建國內貿易部。
時年64歲的柳隨年進入全國人大,任財經委員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