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頭髮有些凌亂,白發顯而易見,這個黢黑的陝西漢子看起來有幾分像老農,“微信”中他給自己取的網名就叫“耕夫”。就是這個貌不驚人的54歲男人,主持設計了“運-20”、“新飛豹”等多型中國空軍主力戰機。他就是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唐長紅。
中國青年報報道,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了唐長紅。一口關中口音的唐長紅說話語速頗慢,往往沉吟半天再開腔,35年的航空工業實踐,養成了他沉穩的氣質。飛機多少會帶有設計者的個人色彩,他設計的“新飛豹”等型飛機在部隊贏得了“皮實”、“高可靠性”的評價。唐長紅這個人也很皮實,他說:“經得起折磨,這是我們做裝備的人必須做到的。”
這個關中娃有很長一段青春留在了農村,白天修路、打土坯,晚上挑燈看書,朦朦朧朧地憧憬著“要幹造原子彈的事”。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他考入西北工業大學,命運由此改變。回首過去,他說,那個年代錘煉了我克服困難的意志。
記者: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跳槽,對於您這樣一輩子在一個單位幹到老的,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唐長紅:大城市、小城市,各有各的好,得看你感興趣的工作在哪兒。比如我所在的閻良,城雖小,卻航空工業密集。說心裡話,30多年裡,面對誘惑,我有很多次離開的衝動。比如下海潮時,“造飛機不如去養雞”。可當真要選擇時,我有很多舍不得:舍不得航空,舍不得所學;我甚至有一種恐懼,恐懼自己經過多少年的努力才達到的高度,是不是在新環境下還能達得到。我曾看到我同學發的一段微博,他說,他雖然沒在航空業堅持下來,但看到留下來的我成了班裡的代表,他為我驕傲。他說得對,貴在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