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過去十年間,受益於中國政府在文化產業上的大力投入,中國博物館的建設速度領先世界。資料顯示,1949年,中國擁有21所博物館;1978年,上升至348座;如今,全國博物館已約有3400餘座(含民營美術館)。
2006年至2010年間的“十一五”規劃刺激了博物館的激增。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曾表示,自2006年起,政府在文化產業上的投入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而在當前的“十二五”規劃中,文化產業將在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
有分析認為,各級地方政府希望通過建設博物館來提升政績與當地樓價。音樂廳、博物館、藝術創意園成為最能提高地區聲譽的文化產業項目。於是,即便是貧窮閉塞的地區政府也積極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新潮的博物館項目當中。
博物館建起來了,有些只是一棟棟空蕩蕩的建築,沒有放進博物館的藝術品,遑論運營博物館的專業團隊。“我們完全不同於海外的美術館,他們是先收藏藝術品,當收藏體量足夠大了,才建一個美術館。而我們是先建美術館,然後才盤算怎麼收藏。”武漢美術館館長樊楓說。
然而,對於不少老牌博物館而言,亦有著自家“難念的經”。朱萬章供職於廣東省博物館逾二十年,他告訴記者,當下博物館收藏有不少困難。“上世紀60、70年代以捐贈為主,而80年代以來博物館收藏的經費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