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鋪設政治對話路徑問題的再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7 00:23:47  


習吳會,兩岸鋪設政治對話基調。
  中評社╱題:兩岸鋪設政治對話路徑問題的再思考 作者:吳東野(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前言

  隨著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日趨緊密,兩岸關係確實已難再走回頭路,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最終將難以避免。大陸部分涉台政策學者認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已成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要障礙,如果不調整,兩岸很難推動政治談判,過去已獲致的成果都有可能“得而復失”。(徐博東,2013)這種看法正是台灣很多人的憂慮,遺憾馬英九總統沒有為兩岸政治談判做一些穩固基礎的鋪陳工作,坐失兩岸定位政治關係的契機,2016年大選國民黨萬一再失執政權,兩岸關係未必不會回歸原點,屆時台灣恐無法承受兩岸關係劇變的痛苦,東亞情勢也可能因此而動盪。

  2008年5月馬英九上任後,兩岸關係柳暗花明,他宣示的“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原則,確實為兩岸和平互動關係奠定基礎。馬政府上任之初曾把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與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列為重要施政目標,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也在首次的施政報告,提到兩岸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及簽署和平協議。當年6月,前國防部長陳肇敏更在立法院聲稱,已經訂定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政策草案(包括預先公告演習活動、主動公佈海峽行動準則、藉由兩岸接觸降低雙方敵意、防止軍事誤判)。於今看來,馬英九執政才五年時間,其大陸政策却變得如此保守、膽怯、左右為難。

  今年6月13日吳伯雄會見習近平主席之前,馬英九以“公開方式”接見吳伯雄一行人。台灣媒體用“縝密佈局”四個字揣摩馬英九的政治意圖,認為他可能意在推動“兩岸相互承認治權”或“為馬習會創造條件”。(旺報,2013-6-12)其實,若根據馬英九以往的言行,並環顧台灣的內外環境,台灣部分媒體希望馬英九任內見到兩岸展開政治對話,只是主觀的期待,未必完全符合現實走勢。

  本文嘗試從馬英九的主觀意願與客觀條件,先釐清兩岸政治關係停滯不前的原因,再針對大陸主張兩岸民間智庫先行研究兩岸政治關係的路徑,點出需要釐清的盲點與克服困境,最後提出排除兩岸政治談判障礙的思考面向。

  兩岸終難以迴避政治談判

  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及對台政策時表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這簡短的幾句話,代表習近平主政時代的兩岸政治對話,已列為北京對台政策的階段性目標。

  2012年12月,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台北會談》解讀十八大政治報告時提到,大陸期望兩岸學界能努力探討兩岸政治問題,並為今後兩岸平等協商奠定基礎。隨後大陸國台辦前主任王毅也對到訪的《台北論壇基金會》成員傳達兩岸學界可共同探討兩岸政治問題的訊息。

  今年(2013)2月19日,中共政治局新任常委俞正聲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八個“要”,其中的兩個“要”(“要努力增進兩岸政治互信”與“要鼓勵兩岸學術界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就確立了未來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目標。此為中共全國對台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的指導性原則,清楚呈現了北京高層對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與簽署和平協議的期許。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2月27日有關“兩岸智庫可就政治領域探討存在問題”的表述,說明了今後大陸對台政策將更趨積極而主動。

  面對兩岸政治對話議題,台灣相對被動而消極。馬英九的領導風格、膽識、魄力與維持兩岸現狀(“不獨、不統、不武”)的保守心態,對兩岸政治談判的大勢所趨,避之惟恐不及。至於美國在幕後下指導棋,民進黨獨派思維不斷的拉扯下,更是影響馬英九兩岸政策的關鍵阻力。去年4月初,吳敦義出席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會議》時提到兩岸政治對話的三項前提(兩岸累積足夠的善意、台灣內部達成一致共識、台灣民意支持),已經隱喻了馬政府對兩岸政治對話的怯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2013年2月下旬前訪北京期間的一席話:兩岸先“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再逐步化解政治爭議,經由交流、協商、共榮與強化同胞感情的過程,從“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求同化異”,過渡到“互利融合”階段,最終要以“提升民眾福祉,發揚民族尊嚴”來振興中華。可惜的是,馬英九澆熄了連戰的高瞻遠矚。

  同樣的情況也曾發生在2012年吳伯雄有關“一國兩區”的說法。其實,伯公是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兩岸關係定位在“一國兩區”,最後也未獲馬英九的共鳴。因此,無論根據經驗研究或台灣現實政治演變來判斷,今年6月10日馬英九接受電視專訪時所謂的“兩岸關係如何廣化與深化,我不曾有過指示,…交由二軌、三軌或一軌半去討論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或簽署和平協議,我們也沒有意見…”,或屬真實,但馬英九強調“兩岸交流互動愈多愈好、層級愈高愈好…”,就顯然是心口不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