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當學術會議成為跨國藥企向醫生利益輸送最主流的灰色交易平台之後,藥物在醫療過程中是否得到恰當使用就被打上了問號。
騰訊財經報道,“風聲比較緊,最近的講課去不了了。”某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呼吸科科室負責人在電話裡直接拒絕了張晴。作為一名外資制藥公司銷售代表,在葛蘭素史克案發後,張晴已經不是一次收到這樣的回覆了。
“講課”,對於外資制藥公司的代表們來說,是與醫生日常溝通中非常常用的一個詞。一位外資制藥公司的員工向騰訊財經解釋,“講課”的醫生一般都是醫院科室裡口才好的學科帶領人,除了有感染力外,還要能夠將廠家的產品知識融入課中,聽起來不像產品營銷。
“課”的種類很多,但是都屬於跨國藥企在中國學術推廣的一部分。學術推廣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在國際醫藥論壇上,跨國藥企往往會借助贊助商的身份發布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些藥企會邀請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參會,提前輸入概念;同時,藥企會支付高額的費用讓專家負責臨床試驗,這被稱為“種子試驗”,加深專家對藥品的印象。待產品上市後,這些專家,以及醫院的學科領頭人就自然成了“課”的演講者。
在其他以技術驅動的行業裡,類似的學術交流會議在國內和國際都很常見,但大多並不存在類似的利益輸送。在醫療領域,學術會議為何成為跨國藥企最主流的灰色交易平台?
醫生與藥企的默契配合
以拜耳2009年上市的新藥拜瑞妥為例,其在《中國醫學論壇報》上發表該新品上市的紀要,詳細記錄了醫生和專家對其的評價。從不足到產品說明再到中國表現,環環相扣,說服力極強。該藥上市紀要還顯示,2009年6月,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還在《中華骨科雜誌》上發表了《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症預防指南》,該指南強調在所有的骨科大手術 (特指全髖或全膝關節置換術及髖部周圍骨折手術)後均應進行常規脈血栓栓塞症預防,而拜耳的此款新藥正是理想的抗凝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