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政治因素與非政治因素常常相互影響。兩岸交流的開啟是因為兩岸的政治大氣候改變其開端,亦維持它的動力。也就是說,是在大陸追求改革、開放、發展,台灣強調人道、自由、和平、互利互惠的情況下交流。但是政治性因素,如兩岸關係的現狀怎麼來界定,兩岸是“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還是“一個國家,兩個地區”?還是兩岸之間是所謂的“一邊一國”?還是說兩岸是一個“國家分治”而有兩個“平行管轄的當局”,在原來中國的領土之內互相不隸屬。兩岸未來的發展到底是分離?是統合?是融合還是統一?統一的模式是不是只有“一國兩制”?台灣的“總統”直接民選跟“中央政府”執政黨的輪替,甚至過去所提出的“入聯公投”,“返聯公投”、“公投制憲”,究竟是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還是邁向台灣“獨立”的重要步驟?這些無論是在理性的認知或者主觀的判斷上,都會影響到非政治性關係的廣度、深度。從另一方面來講,兩岸民間交流的實質性進展與需要,也是促成政治性關係改變的原動力。只要看到現在兩岸人流、物流、錢流逐漸地加強,觀光由暗而明,大陸出版品大量進入台灣,小三通擴大、大三通成型。甚至於台北上海一日生活圈的形成,都在在看到政治的手在退縮,民間的腳大步向前跨的明顯跡象。
第四點、和平發展跟互惠互利的政策奏效。儘管有以上的一些特點,我們仍然不能不看到在和平發展跟互惠互利的政策引導之下,兩岸關係雖然風雨不斷,有時候還有疾風驟雨,但總的來講,兩岸的人員、貨物、金錢、文化、教育、企業、科技、醫療等等方面的交流,是不斷的在廣化、深化;兩岸投資關係的加深與兩岸人員和資訊來往的熱絡,沖淡了兩岸政治上的疏離,增進了兩岸社會之間的相互理解。這種大的氛圍使兩岸當局一旦再採取對抗性的政策,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不得不審慎為之。所以這些交流的深化、廣化與制度化,既是兩岸社會交流的成果,也是兩岸關係的一種安全瓣。譬如說今年一月的三合一選舉中,馬英九獲得連任,一般認為其所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交流的政策是他獲得多數選民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兩岸關係的機遇與發展
如果我們把1995年到2008年時期的台海兩岸關係看成是一個衝突共存的時期,2008年5月以後的兩岸關係就進入一個深化交流、合作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面,兩岸透過一系列的協商,穩定了雙方的關係,減少了彼此的疑懼。在經貿、金融、交通、文化,地方政府之間的交流呈現一個多面向的發展。在政治與安全方面,則是進展比較少的,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外交上停止了惡鬥,軍事上不再威嚇,與前期相較平靜得多。先求穩再求變;先為其易再為其難;先經濟後政治,可以說是雙方主觀的選擇。必須認識到有些問題是現在解決不了的,不要勉強去觸碰它,但是能夠做的就儘量去做。兩岸關係的穩定性,是建立在多方面的基礎之上。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