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環球時報》連續刊文批評時任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接著又批陳水扁公投,然後以北京舉辦奧運會為契機,“把中國人的情緒表現出來”。這一時期《環球時報》的文章標題和內容都出現了較以往更為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
其間,《環球時報》內部有過走什麼路線和市場定位的討論,最後一致認為南方報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環球時報》不可能再走相同的路線,胡錫進認為,從市場競爭策略上,《環球時報》要區別於南方報業,成為另一個舉旗者。
“《環球時報》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找路線,怎麼好賣怎麼來”,《環球時報》一位編輯這樣認為,《環球時報》改日報後,並未像當初擔心的那樣出現大幅下滑,發行量達到150萬份,“我們不斷地改變去適應市場,然後成功了。”
這種定位選擇,也讓外界認為《環球時報》的讀者主要是收入偏低的“憤青”和學生,類似“前列康”或“骨質增生專用藥膏”的醫療廣告長期盤踞報頭廣告位置—— 儘管這份報紙早已被送進機艙。這種“環球特色”一直延續至今,直到今天,一些外國媒體仍然稱它為“中共黨報《人民日報》麾下暢銷小報(tabloid)”。
改為日報後,《環球時報》幾乎消滅了《世界新聞報》《國際先驅導報》《青年參考》等每周一期的國際類報紙的生存空間。國際報道類市場上,實際只剩下《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競爭。《參考消息》雖在銷量上依然保持領先,但優勢亦已被《環球時報》動搖。在影響力上,文摘型的《參考消息》根本無法與原創型的《環球時報》比肩。
2010年後,《環球時報》轉移到對國內問題的關注,“中國該走什麼樣的道路,環球本身成了爭論者之一。”《環球時報》一名編委認為,從前《環球時報》對國際話題的報道是站在中國視角,以維護中國利益為出發點,“討論國內問題時,仍按照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不變,看起來就是幫政府說話。”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胡錫進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的國體與之(西方)不同。黨和政府的權威、公信力是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媒體在中國對執政機器作出像西方社會對某一屆政府那樣的攻擊,那麼在中國被削弱的將是整個國家的根基。”
胡錫進對報道的要求是“綁定中國崛起”,編輯部內部認為《環球時報》就像現在中國的國際形象一樣受到爭議。但是沒有關係,他們成功了,《環球時報》的確在平媒當中實現了逆勢增長。
《環球時報》為什麼成功
何崇元時代,《環球時報》確立了“講故事”的報道方式,“把新聞用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講出來,讓讀者看國際新聞的時候就像看身邊發生的事一樣”。嚴格執行“通俗”這一標準,文章用短句,連人名、地名也要短,盡量不用專有名詞,甚至標題也用市井口語。它的平民視角和遠離知識分子氣質的文字雖然常為同行嗤笑,但卻因通俗易懂獲得了最大的讀者群。
《環球時報》獨創了通欄大標題,即一個主題貫穿頭版,用超大號的黑體字,標題字數在7到9個字。下面附以彩色字體的小肩題,然後是大幅彩色新聞圖片,引題則用紅、藍、綠等顔色來印刷,頭版頭條只放一篇長文,而同一時期的《參考消息》頭版最少三篇小消息。這個版式令《環球時報》在報攤上容易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