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日本對中國這方面來說,作者是這樣來判斷日本,他說中日開戰利在哪方?到底對誰有利呢?他說日本從二次戰敗到現在,一直是不滿和平憲法的制約,始終是想軍事和經濟並舉,日本軍方想要重新雄起,必須改變美國對日的心態,就是美國不想讓日本做大,但日本要改變美國的這種做法,所以,釣魚島實際上是日本方面很重要的一種戰略上的試探。
但是作者有這樣的想法,他說,對於中國來說,釣魚島引發的不僅僅是領土危機,而且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危機,其危機也不僅僅在釣魚島,不在太平洋,不在中國之外的世界,而在中國內部,他後面說的,今年下半年鑒於中國要開十八大,這是去年寫的,美國大選,日本還有執政黨的選舉等等,拋出釣魚島事件是強迫美國放鬆對日本軍事的約束。這是他的一種分析,同時他也說,如果中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對日開戰,會引起另外一場危機,那麼因為有美日安保條約,所以日本注定都要跟美國並肩對外。結果形成中國如果對日作戰,對三方,對中國、美國、日本都沒有好處。這是作者的一種判斷。
那麼他說,從中國來說,由於我們中國的知識與產品的創新度不高,還處在爬坡的階段,在對外經濟貿易上,外貿出口與燃料加工依然占據很重要的比例,國內的內需,民眾內需拉動困難,所以如果對日作戰的話,對中國的損害可能會更大。對日開戰同時會刺激歐美的神經,一旦處理不好出產生聯合反應,中國經濟下滑過快,改革開放積累的一些內部矛盾借助外力不斷發酵,影響我國穩定的大局。
所以我想他還是從這種整個的大局這方面來看,不是逞一時之快。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看,因為這篇文章去年9月寫的,當時中共十八大還沒有開。其實中國也好,日本也好,雙方的民族主義可以說都在不斷地發酵,但是我覺得最近這個形勢已經是稍有緩和了。首先我們看剛才你提到的,作者沒有指出這一點,但我覺得是這樣的。在日本,雖然我們看到日本的右翼,或者日本執政的統治精英當中他們有一部分人,他們是有這樣的一個算盤的。但是第一,這個算盤,我的看法跟作者又不完全一樣,就是我覺得現在的日本的這些決策,這些精英,當然也有體制的原因,也有二次大戰以後的原因,就是現在的日本跟以前的日本是不一樣的,如果說戰前的日本,我們說二次大戰之前的日本,明治維新一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的這些決策當局,包括日本的軍方,他們一直有他們長遠的戰略。
現在日本,或許他也有長遠戰略,但是首先他們執政的這種,就是執政黨本身他們經常在換。當然我們說每個國家都有他的精英,精英都有他們的一些戰略的思想。但是現在日本這些精英的戰略要把它變成一種全民的一種共識,成為一種國家的戰略,它跟過去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比方說二次大戰的期間,日本軍方的勢力是非常大的,幾乎可以說他們綁架了天皇,他也綁架了日本的政府,這個情況現在就沒有出現。
另外現在,也就作者指出,日本想擺脫美國的影響,但是談何容易,美國絕不會輕易的,甚至美國絕不會讓日本擺脫他的影響和控制。所以我覺得在釣魚島問題上,其實中美日三方都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的博弈,但是這裡面還是有一些公約數(音)的。
我們看近期,特別是剛才你提到的,日本兩個前首相,一個現在執政黨的,雖然是一個小黨的領袖訪問中國,馬上你從輿論上你可以看得出來,雖然釣魚島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但是那種馬上好像就要開戰,中日必有一戰的這種輿論它已經開始降溫。
姜聲揚:但是你看到這幾位參訪的,除了公民黨的黨首之外,大部分都是前任,都並不能夠代表整個政府的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