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論壇“廣義化”
兩岸學界積極探索和平發展之框架,其成果值得期待。不過,如果僅僅把探討兩岸和平協議,作為兩岸和平論壇的唯一議題;如果僅僅把解決兩岸政治關係,作為兩岸政治對話的唯一內容,那又太過狹義了。相較於推動和平協議需要“狹義化”的研究與探索,和平論壇則需要“廣義化”地擴散與開展。顧名思義,民間的政治對話要義在於“民間”,它並非智囊與學者的專利,而應是由兩岸各界與基層大眾的共同參與的廣闊空間。
眾所周知,由於兩岸關係特殊的歷史背景,“對台研究”或“大陸研究”長期以來為各自官方決策與政策擬定提供了大量的參考與建議,同時又因政治對立而一度隱秘不宣。1990年代以來兩岸的互相開放,兩岸民眾大交流局面逐漸形成。但是,由於相互的長期隔絕與意識形態的長期對立,政治問題成了一根時常困擾兩岸社會交往的“敏感神經”,尤其是近十年來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兩岸社會與民眾的真實面貌,伴隨著冷戰背景下政治社會化所建構的刻板印象,反而不知是變得更清晰、還是更混沌,因而面臨著異化的危機。與此同時,隨著台灣民意調查的興起,一些涉及“統獨認同”的民調,往往被看作兩岸局勢“晴雨表",但其本身的設計與動機,又受到了不少學者的批評與質疑。於是就有人以學術作品的名義提出:兩岸交流是深入了,但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感情不是親近了而是疏遠了,對“中國人”的認同不是升高而是降低了,對兩岸關係的期待不是傾向統一而是傾向維持現狀了……這一系列社會現象與學術思潮,都為兩岸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兩岸研究不再僅僅是“學在官府”的政策建言,而變成了“學在民間”的詮釋、探索與實踐。這也意味著,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探討,只是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一個組成部分,換言之,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兩岸在法律與制度領域的互動問題,而應涉及更廣泛、更具深度的民間和解與互信建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推動兩岸和平協議洽商的要素中,民意的支持不可或缺。兩岸關係越是向縱深發展,所遇到的阻力也越大。在台灣,對目前兩岸交流抱有疑慮、偏見、誤解的民意客觀存在,以至於到了今天,“民意”究竟是真正的阻礙所在,還只是政治人物拖延對話的借口,已是無從明辨。同樣,在對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景下的大陸民意對於“久拖不決的台灣問題”愈加焦急,若兩岸真的步入某種程度的政治協商,當台灣方面提出有關“自主性”或“尊嚴感”的要求時,大陸民意又是否能夠體認與接受?雙方的專家學者如何絞盡腦汁,共同規劃出綿密的兩岸路線圖,即便高層點頭應允,然而,只要一方的民意表示反對,任何的和平框架的設計都將淪為空中樓閣、紙上談兵。因此,兩岸和平需要兩岸人民真心誠意的支持與呵護,這更加凸顯了展開“廣義的”民間政治對話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