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贏得民心。對任何社會而言,腐敗都是威脅社會穩定的重大風險。過去十年,在中國GDP躍居全球第二的同時,腐敗問題也日益嚴重。與八十年代主要靠“批條子”的價格雙軌制尋租相比,如今的腐敗則借助於礦產資源、房地產、銀行信貸、IPO、股份代持、收購兼並、官商聯盟等形式,不僅規模遠非昔日可比,而且呈現出普遍化的特點。從劉志軍、薄、宋林、中石油窩案等來看,可謂觸目驚心。更糟糕的是,不少腐敗都與公眾利益直接相關,例如圍繞環境污染、徵地的案件引發大量群體性事件,成為社會穩定之大患。因此,新一屆領導大力反腐,顯然可以降低公眾不滿情緒,發洩怨氣和怒氣。
其二,立威。中國尚未建立起健全的法治,領導的權威需要以行動來證明,而反腐則是最有效的手段。新政以來,中央顯示出對腐敗零容忍的姿態,強勢整風,官員們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2014年兩會,老王在河南代表團發言時說,“我管經濟的時候,很多人找我,都是想要個項目,項目就是政策,政策就是錢啊;現在我當紀委書記了,都不找我了。現在別人跟我說話,語速都慢了,有些話還不敢跟我說,見我也不理我。”可以說,新一屆領導人權威樹立之快,超乎預期。過去十年中央權威的孱弱,被認為是改革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而新一屆領導人權威的樹立,顯然有利於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
反腐新政的挑戰
儘管反腐初見成效,反腐前景依然不容樂觀。首先,政府官員掌握了太多的審批權和資源支配權,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誰也無法抵禦。河南交通廳連續四任廳長落馬,其中一任還寫血書保證不貪腐。2014年剛剛落馬的雲南交通廳黨委書記楊光成2005年在一次述職時稱,“我是在河南省三任原交通廳長落馬的背景下出任雲南省交通廳廳長的,自己始終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對待工作。” “十二五”期間高鐵總投資約為1.875萬億元,加之缺乏透明度和制約機制,劉志軍落馬毫不令人驚訝。央企腐敗亦是如此。最近郭廣昌表示,“我不敢去國企,因為禁不住誘惑,無論是色誘還是錢誘我都經不住”。如果少數官員貪腐,那是個人品質的問題;如果官員貪腐普遍化,那只能是體制的問題。
其次,官員待遇太低,也是導致貪腐的重要原因。北京前市長孟學農說自己年薪20萬,這樣的薪酬在企業中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的待遇。儘管官員享有醫療、車輛等方面的特權,但那畢竟是非貨幣性收入。以這樣的收入水平,是難以承擔子女海外讀書等成本的,更別提在北京、上海買房了。在各種現實壓力下,很多官員難免試水,進而覆水難收。“高薪養廉”是反腐的必要條件。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不少為公務員加薪的呼聲。 湖北蘄春縣株林鎮黨委書記陳菊珍吐槽說,“我是正科級幹部,現在每個月工資2400元;我們這裡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只有1500元。大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都挺不容易。過去,兄弟姊妹們羨慕我在機關工作,吃‘國家飯’;現在,隨便一個打工的都掙得比我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