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方面,中國政府先後在70和80年代,與南越政權及越南當局在西沙、南沙海域打了兩場規模不大的海戰,成功收回一些島礁,有力地維護了南海主權。台灣在南海雖勢單力薄,但長期堅守在南沙最大的太平島和東沙群島的東沙島上,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祖產。
兩岸海洋合作,早在20多年前就已提出。大陸的立場主張一貫而且明確,就是兩岸要加強海洋合作,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海洋權益。而台灣方面,限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時空環境,不可能提出具體的兩岸共同維護海洋權益政策,但官方人士的表態,透露出願意合作的立場。如九十年代初期時任台灣“國防部長”的孫震就曾表示“不會阻止也不會排除與中共交換意見,探討和平發展與管理南沙群島的可能性。”1994年,台灣陸委會委託學者研究撰寫了《兩岸就南海諸島事務進行對等合作可行性之研究》報告等。但其後在九十年代後期,李登輝放棄與大陸合作,改採對抗政策後,台灣的海洋政策立場丕變,東海方面,其“釣魚台案工作小組”明確提出“不與中共合作解決”的工作原則;南海方面,則認為秉持與大陸同一立場,得罪東盟,最後受益的是大陸方面,而非台灣方面;遂對南海政策進行調整,不再在國際場合與大陸秉持同一立場。民進黨上台後,延續了這一政策。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馬英九宣導的海洋政策“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雖說與大陸的主張高度相似,但其仍秉持“在維護海洋主權上不與大陸合作”的立場。因此,兩岸的海洋合作,雖然談論多年,仍處於說多做少,未有具體合作規劃的階段。
兩岸海洋合作,毫無疑問事關兩岸未來發展大局。從兩岸的戰略利益和發展需求上看,忽視海洋,也就忽視了未來。而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背景下,周邊各國對中國的海洋權益虎視眈眈,都想趁機從中牟利。台灣僅憑一己之力,別說維權,恐怕連現有的權益和南海島嶼都難以維繫。因此,兩岸海洋合作勢在必行。
那麼,當前兩岸海洋合作面臨的主要障礙與難點在哪呢?問題主要出於台灣方面。台灣現在的心結主要有2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