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岐山推崇的反腐名臣:大清相國陳廷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9 17:07:44


2014年11月24日,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的陳廷敬故居。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安徽桐城六尺巷,百米長,兩米寬,看似是個尋常的窄巷。但2014年11月14日下午,巷子周圍卻擠滿了聞訊而來的市民。他們是在歡迎一個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人們的熱切之情發自肺腑。“他可是‘打虎英雄’,反腐到底,得民心啊!”連附近賓館的年輕服務員都說:“雖然平時不愛看新聞,但還能不知道王岐山?看到他來,大家都很興奮,就希望他能多抓貪官。”

  那天,王岐山從車上走下來,在巷口停留了幾分鐘。

  《環球人物》報道,王岐山“看巷之意不在巷”,而在一個“官”字。桐城是青史留名之地,滋養了清朝著名的“桐城學派”。桐城學派後期代表人物姚永樸在《舊聞隨筆》中記載了六尺巷的由來:“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聞之,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意為名焉。”文中的張文端公就是康熙朝的名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這位一品京官,吩咐家人對鄰里退讓三尺。事是小事,但幾人能做到?官員“知進退”,自古便是難事。後來,張英次子張廷玉官至軍機大臣,輔助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終其一生,都追隨了其父“知進退”的美德。他死後,牌位供奉在太廟。整個清代,漢大臣配享太廟者只有張廷玉一人。如今,“父子雙宰相”仍是桐城美談,六尺巷也成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王岐山造訪桐城時心生感慨,並表示,現在的人都學英文,古文都看不懂了,不少領導幹部讀書也很少。這句感慨,蘊意匪淺。他本就是學史出身,早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曾就職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史鑒興亡、吏治官聲,學史之人再清楚不過。早在2007年底,王岐山卸任北京市市長時,臨別之際向同僚們推薦了一本書—王躍文寫的歷史小說《大清相國》。雖然小說難免有虛構之處,但書中主人公、康熙朝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不懼權臣,扳倒了不少貪腐官員,確是廉政史上一位少不了的人物。

  正如韓國總統朴槿惠說自己的“初戀”是《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一樣,喜歡文學作品裡的某個形象,青睞史册上的某段往事,往往映照著一個人內心的情懷、深沉的理想。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而這兩方面,正暗合了他“堅持標本兼治,當前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反腐思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