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四月以來,美國各大高校陸續放榜,對於翹首企盼的學子來說,這將是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時刻。而對亞裔申請者而言,步入美國名校的道路卻並不容易。從不少學校公布的錄取標準來看,一些達到申請標準的亞裔學生,也未必能進入自己的理想大學。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幾乎年年爆出涉嫌歧視亞裔考生等問題。近期,美國非營利組織“大學生公平錄取”訴訟哈佛大學錄取政策存在“種族歧視”一案進入了調查階段,也引發了外界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探討。
中國僑網報道,該組織在起訴聲明中稱,哈佛大學錄取新生時,通過人為限制亞裔學生錄取率,提高其他族裔申請者錄取率。白人、拉丁裔和非洲裔申請者得到人為照顧,讓許多更為優秀的亞裔學生被拒之門外。哈佛大學則在媒體聲明中否認了這一指控,稱學校嚴格按照“平權法案”規定進行招生,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力、特長、家庭背景等條件做出錄取決定,並無不妥。
“平權法案”並未實現權利公平
哈佛大學是否被錯怪?這需從其在招生中所遵從的“平權法案”說起。
“平權法案”於1965年正式發布,旨在防止基於“族裔、膚色、宗教、性別、性取向或國家出身”等因素而對少數群體的歧視,平權行動主要集中於就業、教育、工程承包和醫療方案等方面。“平權法案”規定高校在招生上採取配額或加分的方式讓少數族裔學生優先入學。
善意滿滿的“平權法案”真的能實現教育公平嗎?數據顯示,申請美國大學,亞裔學生往往需要比其他族裔學生獲得更高的SAT分數。美國長島華人協會主席張國棟表示,同等背景條件下,亞裔進一流名校SAT成績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亞裔在任何一個SAT分數段的錄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樣分數的情況下,錄取率比白人低67%,比其他族裔則更低。
2011年,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也曾指出,普通亞裔學生若要進入密歇根大學(公立),其SAT成績要比白人高50分,比拉丁裔美國人高140分,以及比黑人高240分。美國大學招生過程還會考量運動能力、遺留地位(家人是否讀過該校)、申請信或推薦信的質量等。
由此看來,以維護公平為目的的“平權法案”並不能真正實現平權。亞裔學生出類拔萃者眾多,但僧多粥少,“種族配額”制度提高了其邁入名校的門檻,使得原也屬少數族裔的亞裔不但沒享受到平權政策的好處,反造成亞裔生間自相競爭的排擠效應,想上名校更是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