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國家在制定支持各項教育改革發展政策時,均給予少數民族地區傾斜支持,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改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快發展職業教育。2014年,中央投資24億元支持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學校建設。在高校招生計劃安排上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給予傾斜,民族地區農村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提高。實施“少數民族預科班”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等特殊措施培養少數民族人才,2014年招收少數民族預科學生5.3萬人,比上年增長3.31%。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不斷發展。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僅省、市兩級就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104座,開辦廣播節目191套,其中民族語廣播節目45套;開辦電視節目215套,其中民族語電視節目42套。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有各類文化機構5萬多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活動累計招募近萬名文化志願者,為邊疆民族地區舉辦演出、講座和展覽1200多場(次),培訓7000多人(次),受益群眾數百萬人。面向邊疆民族地區實施“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項目,構建廣覆蓋、高效能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
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國家繼續切實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行政司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合法使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地方廣播電台每天用21種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播音。西藏自治區共有10種藏文雜誌、22種藏文報紙,西藏人民廣播電台開辦有42個藏語欄目,西藏電視台藏語衛視24小時播出。全國共1.2萬多所學校開展雙語教學,接受雙語教育的學生達400多萬人,雙語教師有20多萬人。西藏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實施雙語教學的學生有40多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97%。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遺產、文物古跡得到有效保護。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西藏自治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800個,藏戲和《格薩爾》史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58部珍貴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14年,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收尾,這是西藏文物保護史上中央政府投資最多、工程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工藝最為複雜的文物維修工程,累計投資3.8億餘元。“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成功申遺,其中包括新疆北庭故城等6處遺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