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復興的政策思維: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01:32


 
  (二)文化與政策

  關於文化的定義,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的途徑,得出的論述,可以說“五花八門” 。不過,既然存在客觀的指涉對象,那麼仍不失“一綱多本”的原則。概括來說,文化乃是一群人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採取最適合於他們共同生存與發展的生活方式。理論上來說,文化的本質應該具有地區性、獨特性及不可比較性。最原始的文化應該只是社群意識,之後隨著時空的推移,逐漸擴張,才有了民族意識及國家意識的型塑。

  文化本來就是人類生活的總體內涵;所以,俗世的需求和發展無可避免地會改變文化的內涵。最明顯的經濟化現象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積極推展,而政治化的現象則是“文化帝國主義”及“公共外交”的體制建構和運行 。

  傳統的文化功能因為受到生活空間、交通工具及通信科技的限制,只能立足於本土,追求個人生活方式與生活型態的穩定,逐步讓個人在精神認知上感受生活質量的提升。從社會整體而言,它尋求生活機能的共識性,以維繫一個和諧共生的群性體系。另一方面,由於人的生涯有限,相對於自然界的浩瀚及變化,個人與社群生活經驗的傳承,尤其在精神符號的延續上,對於生存的需求、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社群的凝聚力,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傳統的文化政策旨在進化的軌跡中達成文化傳承的任務,並沒有對外擴張的需求和意圖。

  然而,處於全球化體系中,科技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生活的經濟性需求高度竄升,競爭日熾,民意高漲,文化政策的任務艱巨,與傳統時代不可同日而語。文化政策必須同時兼負穩定政治、發展經濟及文化傳承的功能,而且在全球高度緊密連結的競爭體系中,文化作為達成目標的說服工具,顯具意義。以當前全球化的形勢來看,文化復興政策的目標幾乎沒有消極性的目標選擇,只能積極建構“以中國現代化文化為核心價值的世界文化體系”,作為未來人類文明的出路,而這個現代化模式應該要能超越當前西方的現代化模式,其實這也是西方許多有識之士所期待的願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