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冠華 |
張冠華:兩岸經濟合作面臨政經疊加挑戰
此次台灣大選結果,主要還是台灣內部因素所導致,而在內部因素上經濟因素是重要內容。馬英九上台之後正好碰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整個8年的時間里,台灣經濟大環境對執政者是非常不利的
很多人說,馬英九的施政不行,但是具體哪裡不行,哪個政策有問題?很多人都無法回答出來。就馬英九的經濟施政看,剛執政不久就遇到國際金融危機,當時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是得當的,比如政府擔保銀行不倒閉、發消費券等,加上大陸加強對台灣產品如面板的採購等,使台灣經濟這樣一個高度外向型經濟體,在國際金融危機那麼大的風暴面前沒出大事。而且,國際金融危機後台灣經濟反彈的速度也非常快,2009年金融危機發生時台灣經濟僅衰退-1.57%,2010年恢復性增長速度就達到10%上,應該說當年馬英九執政當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是可圈可點的,但現在沒人記得這些。經濟因素對國民黨不利,更多發生在馬英九的第二任期。因為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和產業分工形勢發生了許多重大變革,對台灣經濟也產生了深刻影響,特別是台灣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歐美市場(對大陸出口有相當比例是在大陸加工後再出口至歐美市場),而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進口需求相對危機前大大減少,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相當大。台灣實際上面臨著經濟轉型的空前壓力,比如加強製造業的創新和品牌建設,加強拓展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等;同時加強服務貿易出口,特別是台灣服務業已佔GDP比重的6成以上,但國際競爭力較弱,無法擔當經濟增長主導角色。也因此,馬英九當局提出黃金十年規劃,確定了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和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的所謂“三業四化”的轉型升級策略。但這些均屬中長期策略,台灣當局手中的經濟政策工具有限,加上民意機構的不配合甚至強力杯葛,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業開拓大陸市場意義重大,但至今沒有實施。因此 ,台灣經濟近幾年轉型升級很慢,甚至被形容為“悶經濟”,找不到出路。馬英九第二任期開始後,一些經濟舉措確實有失當之處,比如油電價格雙漲、徵收證所稅等,出台時機和目的都有問題,對其經濟施政產生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