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民國教育大綱”走紅也是另一種鄉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13:00:32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每天寫日記一篇”“每天吃開水五大碗和豆漿一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近日,不少教育論壇都在轉載一份1934年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其中對小學生成長應該做到的事情做了非常細致的規定。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份大綱並不是杜撰的,主創就是陶行知的學生、淮安新安小學第二任校長汪達之。(3月1日《金陵晚報》)

  其實這並非是這份1934年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第一次受到關注。早在2010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研究員王麗撰寫的《追尋失落的中國教育傳統》一書中,就專門以“70年前的素質教育”為題,對其具體內容進行了介紹。在這之外,近年來包括《民國老課本》等書的出版,都可視為是對民國時期教育狀況於理念的介紹,並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

  這些年民國教育或是與之相關的一些話題的走紅,往往多少與“名人效應”有關。比如2011年2月,一張民國初年北京清華大學研究生李鴻樾的畢業證書走紅網絡。乃因畢業證書的導師欄裡赫然寫著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等歷史名人,而被網友驚呼為“史上最牛的畢業證”。而這次教育大綱的主創也是民國時期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學生。但總體而言,它們受到關注,還是因為其中的一些內容,確實擊中了時下人們之於素質教育或理想教育狀態的某種“鄉愁”。換言之,這份民國時期的小學教育大綱,雖然距今已有八十餘年,但並不只是“看起來很美”。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而這份出自其學生之手的小學教育大綱,也充分體現了這一教育理念。比如,大綱第二部分,也即 “生活”部分,就列舉了五項“生活目標”:康健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生產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這些提法在現在看來或許並不新鮮,其一些具體內容如“每天寫日記一篇”,“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等也看起來顯得“呆板”,然而比如會用十種以上的普通藥品;要認識環境中最易見的動植物各十種以上,並且要觀察各一種以上的生長過程及對人類的關係等等,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依然具有很大的“實用性”甚至是“超前性”。更關鍵的是,這其中所強調的“生活目標”,與今天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理念其實非常接近。

  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當下的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剝奪了素質教育的應有“空間”,而愈發令人們對這樣一份將近一個世紀前的教育大綱而“心有戚戚焉”。而通過打撈這樣的“歷史現場”,也能夠證明我們並不缺乏素質教育的“基因”,這也為現代素質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某種傳統的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