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滿載”到“減負”,石文形容在做一道“算術題”。彩虹太陽能無人機受到飛行重量的制約,要想搭載更多的任務載荷,設計時必須對每個零部件的重量“錙銖必較”,盡可能地減少無人機的自身重量。
每個零部件重量減少數克至數十克,整個系統就會有幾十公斤的“減負”。這種精益求精的設計理念,在彩虹太陽能無人機身上處處得到體現:機翼上布滿成千上萬塊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每一塊都經過研發人員的精心設計;機翼與螺旋槳之間一根普通的連接杆,濃縮了十幾項技術專利;連接機身和垂尾的尾撐有十幾米長,普通人一只手便可輕鬆提起……
科技的進步,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人類。只有找准應用市場,才有持續發展的空間和潛力。根據發展規劃,彩虹太陽能無人機未來將具備“准衛星”的特點,作為空中平台,提供持久的數據中繼和4G/5G通信,部分替代通信衛星功能,實現區域全覆蓋的不間斷態勢感知、中繼通信服務。
作為國內知名的軍工研究院,“民用反哺軍用”是研發團隊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如何讓彩虹太陽能無人機乘著軍民融合的“東風”飛向軍營?石文告訴筆者,外軍給他們提供了一些經驗。2009年,美國國防部啟動了“禿鷲”項目,計劃研製一種續航時間為5年的太陽能無人機,可以執行情報偵察、監視和通信中繼等軍事任務。
目前,研發團隊已經將太陽能無人機作為功能平台,把加裝水文、氣象、通信、監視等功能模塊列入規劃。在軍民領域,彩虹太陽能無人機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