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余秋雨:文化是一場苦旅
http://www.CRNTT.com   2019-11-01 14:49:38


行走中的余秋雨。(來源:光明日報)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我就這樣邊想邊走,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

  20世紀80年代後期,余秋雨開始了他漫長的“文化苦旅”。那時,他已出版《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藝術創造工程》等學術著作,出色的藝術感覺和散文般的詩意語言使他在學界獲得不錯的口碑。但他不滿足於埋首書齋的單調生活,“連續幾個月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之後,從小就習慣於在山路上奔跑的雙腳便會默默地反抗,隨之而來,滿心滿眼滿耳都會突湧起向長天大地釋放自己的渴念”。

  另一個觸發余秋雨決定“行萬里路”的誘因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著名教授理查·謝克納。這位比余秋雨大20多歲的教授“冒險般地游歷了我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回到上海仍毫無倦色,逛城隍廟時竟像頑童一樣在人群中騎車而雙手脫把、引吭高歌”。這種生命狀態令余秋雨欽佩和羨慕。於是,他開始借助各種外出講學的機會實現自己的文化旅途。余秋雨發現自己想去的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地方,站在那裡就會感到人、歷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自然山水也成了一種“人文山水”,而寫文章的衝動再也止不住了。他回憶說:“我就這樣邊想邊走,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逛到國外也是如此,這便成了《收獲》上的那個專欄,以及眼下這本書。”

  1987年,《收獲》雜誌副主編李小林收到在上海戲劇學院讀書時的同班同學余秋雨從外地寄來的兩篇散文。余秋雨時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他在來信中說自己正在西北做課題調查,走的是一次“文化苦旅”。李小林說:“我們正好對知識分子的人格重建很感興趣,如果沒有這四個字,可能就作為散文發了,但是看到這四個字,我們一下子覺得很有意思。”由於李小林的催稿和督促,余秋雨堅持寫了下去。1988年,《收獲》第1期以“文化苦旅”為專欄名,開始發表余秋雨的散文,這也是這本重要的文學雜誌第一次請作家以專欄的形式連續發表散文。從第1期至第6期,《收獲》先後發表了《陽關雪》《懸崖石室》《沙原隱泉》《牌坊》《廟宇》《白髮蘇州》《洞庭一角》《道士塔》《莫高窟》《柳侯祠》《白蓮洞》《酒公墓》《貴池儺》《西湖夢》。除了《懸崖石室》,其餘後來均收入散文集《文化苦旅》。

  專欄文章推出後,引起關注和好評,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的7家著名出版社和海外出版公司都寄來出版約請,但《文化苦旅》一書的出版並不順利,簡直是經歷了“死裡逃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