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4日,“雙減”實施兩周年之際,“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正式上線。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推出“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的目的,除了便於家長選擇具有合法資質“證照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外,也有利於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收費管理,確保交費安全、退費方便、投訴舉報渠道暢通。該平台入駐機構的培訓預收費已納入監管,可保障家長資金安全,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風險隱患。
對於“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小斐和其曾所在校區銷售主管均表示從未聽說過。
國家規定的校外培訓繳費平台使用情況如何?是否有效減少“退費難”和“卷錢跑路”等風險?近日,記者在海淀區、西城區隨機挑選20家非學科培訓機構進行調查,其中涉及少兒舞蹈、繪畫、演講等多個科目。
當被問到課程費用的支付方式時,多家機構聯繫人均表示,支持信用卡或電子支付,線下門店也有支付二維碼,直接付款即可;賬戶是公司的對公賬戶或是由公司申請的專用二維碼。
其中,有兩家口才培訓機構的顧問提到了“監管賬戶”,稱“我們使用的是銀行監管賬戶,上一次課程銀行會打一次的錢,目的也是為了保障家長的權益”,同時表示“支持課程退費,會根據課時進展進行退費”。
在記者調查的20家機構中,有10家機構明確表示,後期不支持課程退費。也有機構稱會按照比例進行退費,剩下一半的課程會按照1/3的課程費進行退費。
記者採訪了30位來自北京的家長後瞭解到,家長在繳費時多通過微信或支付寶的方式電子支付,至於國家規定的校外培訓繳費平台“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他們幾乎都表示“沒聽說過”、機構工作人員“也未曾對此有過介紹”,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轉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