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月刊:台灣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挑戰與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5-01-15 00:53:47


 
  一是就業結構高級化。據台灣數字經濟發展部門調查,2021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產值約為4534億元,2022年則暴增至5235億元,年增長率高達15.46%。在當前產業智能化的驅動下,台灣高科技崗位數量顯著增加。從2020年5月的1.9萬個工作機會增至2022年的3.3萬個,並預計到2025年,台灣對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將增加30%以上,且需求崗位主要集中於人工智能工程師、數據科學家和機器學習專家等。為了推動台灣智能產業轉型發展並填補人才缺口,奇美實業、台塑、英業達集團、義隆電子、聯發科技、友達光電等知名企業向台灣科技生態發展公益基金會各捐贈台幣3000萬元,共同成立台灣人工智能培訓學校。該學校開班短短八個月便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地培訓超過2200人。與此同時,就業市場的低技能勞動力占比逐年降低,自2005年以來下降了16.07個百分點,就業結構正逐步向高技能為主轉變。

  二是收入水平高級化。人工智能領域的高技能崗位薪資普遍高於傳統行業,普通員工通過智能化培訓可實現10%-15%的薪水漲幅。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的應用,企業效率的提升也有望帶動員工收入的增加。例如,廣達電腦作為全球筆電代工的領軍企業,在人工智能熱潮下生產的高端伺服器可用於處理大型語言模型數據,使得公司股價和利潤大幅上升,員工也因此受益。據瑞銀2024年全球財富報告預測,在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推動下,台灣“百萬富翁”的人數預計將從2023年的79萬人增至116萬人,增幅高達46.8%,這一增長率在列入統計的56個國家及地區中高居首位。此外,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推動力使得多年來薪資成長緩慢的基層服務業工資也大幅上升,其中,酒店和餐飲業的薪資上漲了5.5%,增幅超過了所有行業的平均水平,且為十多年來的最大增幅。

  三、台灣人工智能發展的困難與挑戰

  儘管台灣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但仍面臨內外雙重風險與挑戰。當前,國際局勢錯綜複雜,尤其是美國濫施“長臂管轄”政策企圖割裂兩岸人工智能合作。加之台灣內部需求疲弱、投資活動低迷、高技能人才斷檔等問題,缺乏適於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環境,創新突破和國際化拓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一)需求疲弱掣肘人工智能國際化拓展

  台灣經濟形態呈現淺碟形特徵,其內需市場相對較小,經濟規模有限,導致對外貿易依存度極高(2023年對外貿易依存度達到109.85%),意味著台灣的經濟狀況與外部經貿環境緊密相連。近年來,受國際局勢動蕩影響,台灣消費需求持續疲軟,島內市場活力明顯下降,投資活動也趨於低迷。自2018年起,台灣地區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首次超過14%,正式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同時,生育率持續下降,2010年降至0.895的歷史低點。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趨勢進一步削弱了台灣內需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不足。對於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而言,內需不足限制了其市場規模的擴大,難以在國際上形成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