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成果都是在生產田里“種”出來的——所有示範點培育的品種,均由當地農民負責田間的實際種植、管理和收割。
永州市江永縣瀟浦鎮團結村種糧大戶唐朝欽告訴記者,每一季種植環節,科研人員都會深入田間地頭,認真聽取農戶反饋意見。“我最初參與的時候,只種植了28畝。2024年,種植面積已超過200畝。”唐朝欽說。
“專家種出高產田不算數,衹有農民種出來才算數。把試驗放到農民的生產田里,不僅能讓種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更符合生產實際,也能篩選出真正的好種子。”柏連陽說,“這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關鍵所在。”
造“良田”
把耕地變良田,向良田要產量。湖南著力解決錢從哪裡來、良田如何造、造了如何用等問題,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3年底,湖南全省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4250萬畝。
“投貸聯動”注入建田資金活水。2022年,湖南省在全國率先出台《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貸聯動等投融資創新實施意見》,正式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貸聯動等投融資創新試點,構建財政投入、主體自籌和金融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2023年和2024年,湖南共完成畝投資超3000元的“投貸聯動”高標準農田200多萬畝,累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30億元。
“哪幾塊地合在一起、機耕道溝渠怎麼布局、進水口和出水口放在哪裡,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都充分徵求了我們和村民的意見。”益陽市赫山區中塘村種糧大戶俞聰說,由於種糧主體參與度和投資標準大幅提高,“投貸聯動”模式建出了更符合農戶實際需求的高標準農田。農戶們不僅每畝每年至少可節約240元成本,還因為能大面積種植統一品種而增添了承接大額訂單的底氣。
作為產糧大縣,湖南湘鄉市堅持市場化導向,引進一批經營主體,推行“統分結合”管理模式,通過種糧大戶帶動致富能手、產業大戶流轉土地,項目區耕地流轉率達70%以上。目前,全市“投貸聯動”試點共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8900萬元,畝均投資強度由16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建成後每畝增收20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