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特朗普與美涉台政策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25-01-14 00:04:40


 
  三、民進黨當局面臨的結構性困局與對美信任赤字危機

  賴清德謀求“台獨新教父”的歷史定位,在“台獨”議題上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迫切感和危機感。民進黨當局認為,特朗普雖然在戰術層面會輕視台灣,但美國“以台制華”戰略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將進一步強化與中國大陸對台海地區主導權的爭奪,因而未來台美關係依然有進一步提升的動能和空間。但民進黨當局應該充分認識到,美國和台灣地區之間的深層次矛盾和衝突並未完全紓解,雙方所謂夥伴關係嫌隙持久存續,秩序重塑漏洞百出,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甚至存在進一步被激化的可能性。

  (一)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與台灣外向型經濟體的矛盾

  隨著逆全球化思潮的興起,特朗普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政策偏好,也就有了更多的“正當性”和“政治正確性”。2023年,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稱若其當選,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普遍關稅。2024年11月,在其勝選後的20天左右,又揚言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並對中國大陸的商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特朗普採取攻擊性策略,肆意揮舞“關稅大棒”之後,既將製造盟伴安全困境,也將對台灣構成強烈的威脅。

  台灣面積和人口有限,很難形成龐大的內循環和規模效應,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原材料需要進口,產品需要出口。特朗普不斷把台灣“污名化”,對台灣的定位由“產業鏈夥伴”變為“產業鏈小偷”。在經濟民族主義的驅動下,未來美國若啟動“貿易冷戰”,加大對台徵收關稅,讓台灣為其“偷走美國產業的惡劣行為付出代價”,而民進黨當局又一味對美遷就,勢必會為台灣經濟社會發展蒙上沉重陰影。更重要的是,台灣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需要依賴穩定的周邊環境,但台灣若陷入美國營造的霸權威懾氛圍中,台灣的周邊環境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台灣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也會被更加邊緣化。

  (二)美國對於意識形態的淡化與民進黨當局“民主價值牌”的失靈

  拜登執政時期,高度重視利用“意識形態牌”來拉盟遏華,將中國大陸視為民主對立面的“威權政權”,多次在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上對華詆毀抹黑。民進黨當局也積極配合,啟動“台獨民主化”進程,妄圖以“民主”為幌子來包裝“台獨”,民進黨當局以“民主的名義”加速布局“台灣問題國際化”,聲稱“民主台灣”對抗“威權中國”,在“兩國互不隸屬”之上叠加“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互不隸屬”外衣,附和美西方價值話語體系,企圖將兩岸關係的性質由中國的內政問題扭曲為意識形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