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透明度是衡量其品質的關鍵。為了獲取品質好的冰塊,人們傾向於在水質清澈、流動緩慢的地方采冰。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為例,其使用的冰塊均來自松花江。松花江水質清澈透明,含沙量低、雜質少,保證了冰塊的純淨質地。此外,冬季松花江緩慢的水流有助於冰晶的形成,並及時帶走冰凍過程中析出的小氣泡,形成質地均勻且透明度極高的優質冰塊。
除了透明度,冰的結實程度也至關重要。為了確保冰雕作品的穩定性、耐久性,冰面厚度需要達到30厘米才能開始采冰。即便是在入冬較早的哈爾濱,也往往要等到12月份才能開始。為了讓遊客早日領略美麗的冰雕,建造者想到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存冰。
這個冰雪季,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用冰量達到30萬立方米,其中近20萬立方米是在2024年初存儲的“老冰”。專門的存冰場如同巨大的“冰雪倉庫”,將這些冰塊叠放儲存。為了保持冰塊溫度,建造者用塑料布、草席等材料,為這些冰塊蓋上一層層“棉被”,這些材料共同起到了類似“保溫瓶”的效果,即使經過夏天,到了冬天也能有70%以上的冰符合使用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那30%融化了的冰也並非無用。它們在化成水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熱量,正是這一特性,讓冰垛外層的冰塊“犧牲自己”,保護了內層的冰塊。
是誰先想到了如此巧妙的辦法呢?西周時期,勞動人民就在長期實踐中發展了較為完善的存冰技術。古時候的冰窖(凌陰)就是用來儲存冰塊的地方。冬天結冰後,采冰人會將冰存起來,以備夏天消暑納涼和保鮮時使用。冰窖內還有排水系統和隔熱措施,與現代存冰原理非常相似。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采冰、存冰、制冰的方法也更加高效環保。現代采冰機能快速切割出大量規格統一的冰塊,提高了采冰效率。制冰方面,人們研發出真空制冰、超聲波制冰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不僅能快速制出品質好的冰塊,還能根據需求調整冰塊形狀和大小。這些方法,彰顯了古往今來人們的智慧,也為冰雕藝術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