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一條沒有引起人們太多關注的新聞,卻在我軍聯合作戰指揮員培養的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5年2月1日至6日,由海軍水面艦艇、潛艇和飛行部隊一線作戰軍官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長代表團一行29人,先後訪問華盛頓、紐波特和紐約,參觀美海軍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海軍水面作戰軍官學校、海軍戰爭學院等3所院校,與美海軍同行對話。
搜索記憶,在中美兩軍30多年交往史上,雙方海軍一線指揮人員開展如此規模的交流,這似乎還是第一次。
透過這群年輕的80後指揮員越洋跨海的匆匆腳步,我們強烈感受到人才強軍的催征號角。3年多來,各級黨委機關以習主席和軍委決策部署為遵循,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傾心勾畫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新型作戰力量人才成長“路線圖”、推進實施的“工程圖”——
體系化塑造。第54集團軍著眼一體化聯合作戰使命任務,僅2015年就安排30餘名營以上幹部參加中級指揮培訓,20餘名軍政主官、師旅團班子成員、機關處長進入院校學習聯合作戰指揮。如今,該集團軍團以上領導班子中有軍政雙重任職經歷的有23.4%,跨兵種任職經歷達52%以上,100%指揮或參與過大型軍事演習。
實戰化錘煉。自2014年以來,海軍陸戰隊連續3年在隆冬時節跨區機動數千公里分赴塞北大漠、白山黑水、西北戈壁,開展野外生存、實兵對抗等訓練演練,全面提升海軍陸戰隊全域作戰能力。
深度化融合。空軍實施軍民融合培育新型飛行人才新模式,招收的飛行學員先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3年的公共基礎課程和航空專業課程,在空軍航空大學進行1年的飛行訓練。數據顯示,學員初級教練機訓練階段成才率超過93%,創空軍歷史新高。
舉一綱而萬目張。緊緊抓住、抓好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建設這個“牛鼻子”,使軍事鬥爭人才準備往前趕、往深處走,日益成為帶動戰鬥力整體躍升的“新引擎”。
矚望深藍大洋、萬里空天,我們看到一批“懂作戰、通聯合、精指揮”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正闊步行進在強軍征程上——
也門內戰的隆隆炮聲中,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的臨沂艦艦長高克臨危受命,冷靜指揮,率艦穿行於危險無處不在的航道上。9天時間,臨沂艦三進三出交戰區,將163名中國同胞以及13個國家269名人員安全護送至吉布提,圓滿完成撤離任務。
南蘇丹朱巴維和任務區,中國首次向海外派出的整建制維和步兵營營長王震,帶領官兵克服安全形勢嚴峻、自然環境惡劣等困難,科學制定行動方案、探索兵力運用新方式,圓滿完成各類任務共計4000餘次,處置應對難民營騷亂、武裝衝突等各類突發情況20餘起。王震榮膺聯南蘇團歷史上第一個“傑出指揮官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