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軍隊建設和改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
昔日烽火歲月,共和國戰將的一段段傳奇,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
綽號“王瘋子”的王近山,善打硬仗惡仗,多次血戰沙場,從營長直接升職為團長,20歲成為紅軍師長;解放戰爭中,四野5師師長鐘偉指揮作戰狂放精細、勇猛敏捷,被直接提拔為縱隊司令。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如今和平年代,人們的目光四處尋覓,共和國新一代戰將在哪裡?
這一問沉甸甸——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
戰爭年代,一場場戰鬥考驗著每一名指揮員。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贏,立竿見影,用誰不用誰,一目了然。
今天沒打仗,我們靠什麼選出勝戰之將?
站在時代制高點上,習主席高瞻遠矚地指出,我們要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目標要求,貫徹體現到幹部工作方方面面,作為衡量和選用幹部的標準,轉化為幹部工作的制度安排,並發出了為戰選人、以戰用人的號令:“把那些想打仗、謀打仗、能打仗的幹部用起來。”
新年伊始,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主要領導和新組建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公開亮相。一時間,網絡上興起一股解讀熱潮,梳理他們個人簡歷,有心的網友總結出這樣幾個關鍵詞:實戰經歷、指揮聯合軍演、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