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魏艾 |
中評社南京4月29日電/兩岸關係的發展深受國際政經局勢的轉變、台灣經濟發展形勢的演變、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台灣內部政局的發展、大陸內部政治形勢的走向,以及兩岸政經政策互動關係等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其中,兩岸經貿互動關係更受到兩岸政治良性互動關係的嚴重影響。
一、當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基礎
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前往大陸訪問,展開“破冰之旅”,並與胡錦濤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新聞公報,共同體認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具體工作事項,則要求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促進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速恢復平等協商;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
在經貿交流方面,則要求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促進兩岸展開全面的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海空直航,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進行農漁業合作,解決台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問題,改善交流秩序,共同打擊犯罪,進而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並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在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方面,則要求在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
自2008年台灣政局二次政黨輪替以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政治緊張關係的大幅緩和,帶來兩岸和平發展的利基。兩岸兩會簽訂了21項協議,達成2項共識,特別是ECFA的簽訂,更使兩岸經貿關係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朝向正常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兩岸觀光旅遊、文化、學術和各領域的民間交流,帶來兩岸積極的良性互動關係,使兩岸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穩定狀態。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過去10年間,兩岸的經貿互動並非一帆風順,而如何營造兩岸和諧的政治環境則是兩岸經貿關係得以順利推展的關鍵所在。以2005年至2008年5月期間,由於當時兩岸政治關係仍然緊張,基本上兩岸經貿互動關係,大陸方面是基於不需兩岸協商,在可操之己的空間上,片面提出惠台的政策和措施,以致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有其局限性。但是在2008年5月之後,兩岸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兩岸兩會恢復制度化協商才有目前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