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中國網路電視台記者提問,張局長,剛才您又提到了關於寬進嚴管的問題,我想請問一下,相對於以前的嚴進寬管,我們現在的寬進嚴管,具體這個“管”是怎麼管的?相比于以前的“嚴”,到底嚴在哪兒呢?
張茅: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先簡單介紹一下“寬進”的情況。所謂“寬進”,就是我們降低了市場准入的門檻,通過把企業的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年檢改為年報公示,巡查改為抽查等措施,降低了門檻,放鬆了企業進入市場的管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市場主體的數量大量增加。經過一年的改革,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是1340.73萬戶,同比增長18%;註冊資本(金)22.38萬億,增長了90%。其中,企業383萬戶,增長了將近50%,註冊資本(金)增長了1.02倍。有一個數字大家可能比較好記。改革前,我國一天誕生近7000戶企業。改革以後,增加到1.05萬戶,平均每個企業改革前註冊資本(金)是399萬,改革之後增加到539萬,增長35%。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經過2012、2013年這兩年的下降後,止跌回升,增長了8.4%。所以,企業增長的數量還是非常明顯的。
二是結構進一步優化。改革對現代服務業帶動作用明顯。新增企業當中,78%都是第三產業,而其中,像電子資訊、科學研究、軟體等現代服務業占到了31%。
三是從企業類型看,新增加市場主體中94%都是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中可以看出,企業結構符合我們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結構優化的方向。
四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據我們測算,小微企業開業以後,一個企業用工在7到8個人,個體工商戶在3個人左右。現在全國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吸納就業2.5億人,改革以來的一年,增加了3646萬人,增長16.5%。也就是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就業不降反增,對於穩定經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剛才這位元記者提到的關於嚴管的問題,這是商事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不要出現“一放就亂”的現象。所謂加強嚴管,第一個就是要轉變監管的理念,從過去比較多的是依靠事前的審批轉向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
第二個關鍵的轉變,就是從單獨依靠政府的監管,轉向社會共治,就是說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包括新聞媒體在座朋友們的輿論監督以及政府的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