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要透過民主的程序才能表達,比如你要用“公投”等機制才能展現民意。至於政府的政策是否要完全按照民意來決策?如果按照大陸的網絡民意,估計早就對台灣開戰了,但大陸並不會這樣做。你作為一個政治領導人、作為執政者,風動草偃,你要帶領民意往正確方向走,如果你什麼都順著民意,這就變成民粹了,領導人要有意志力來展現你的政策。
這裡面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反中”是主流民意嗎?我不認為,就像“太陽花學運”一樣,我的解釋和別人的不一樣。有人把“太陽花學運”解釋為“反中運動”,但我認為,“太陽花學運”是台灣的政治發展、社會發展的一個產物,它投射出的是台灣年輕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反建制、反對不公平、反對貧富不均,很多參與者是社會學系的教授、社會學系的學生,但政治人物,尤其是很多民進黨的政客,就把這件事情轉化為“反中”。
“太陽花學運”的主軸是“反服貿”,參加運動的人有幾個知道服貿是什麼東西?我問過幾個參加學運的學生,什麼是服貿?他們不知道。所以這是政治人物操作的結果。同樣,去年大選中,朱立倫打“九二共識”牌,但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結果蔡英文贏了,於是民進黨就有人解釋這就代表“新民意”,代表他們拒絕“九二共識”。那麼我就要問:難道接受和反對“九二共識”是這次選舉的主要變數嗎?是造成選舉結果主要原因嗎?再擴大來講,這次選舉中兩岸政策扮演主導角色嗎?我認為不必然如此。
去年大選國民黨的失敗有很多原因,很多國民黨支持者都是含淚不投票,比如“軍公教”對馬政府對年終獎金等政策很反感,一些主張統一的認為馬“不統”是不好的,還有很多很多因素造成,不是僅僅是大陸政策而已。在選舉的時候,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現在我贏了,你又叫我馬上恢復“九二共識”,她認為沒有辦法向“基本教義派”交代,這都是一些錯估。難道反對“九二共識”就會讓選舉大勝?我認為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什麼是“九二共識”,馬英九花了多少時間做解釋,邱垂正花了多少時間從歷史上回顧,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你怎麼能夠說拒絕“九二共識”就是新民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