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倪永傑:兩岸關係發展有4方面局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2:50:15


 
  3、建立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化溝通機制,提升兩岸政治關係。基於台灣陸委會是處理兩岸事務機構,稱呼陸委會主委官銜並不違背一中原則,但可推進兩岸進一步和平發展的考慮,2013年10月在印尼APEC期間,大陸方面順利解決了陸委會主委的官銜問題,由此推動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會面與互訪,建立了國台辦與陸委會之間常態化溝通機制。2014年內促成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來訪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連續進行3次“張王會”,標誌著兩岸政治關係取得歷史性突破,成為兩岸開展政治對話、政策協商的最為重要管道,為兩岸政治關係後續發展建立了制度化、常態化機制,進一步提升兩岸關係政治關係的進程。

  4、兩岸開展多種多樣政治合作,共組機構共同演習,擴大兩岸政治關係的內涵。海協、海基兩會恢復協商,簽署協議,並在兩會架構內成立兩岸首個共同機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為兩岸政治議題的對話談判創設了範例。兩岸經貿機構已分別在對岸設立常駐機構,雙方就海協、海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事宜進行協商,取得重大進展。兩岸海事部門連續三年在金門、廈門海域展開海上救難演習,兩岸公安、司法、民航等多個部門分別設立了業務溝通合作、危機應急機制等。上述多領域、多層次的政治合作豐富了兩岸政治關係的內涵,提供了寶貴經驗與強勁動力。

  5、兩岸就台灣國際參與作出合情合理政治安排,避免內耗。基於“兩岸一家親”理念,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為避免內耗,有關部門之間設立多條政治性、政策性溝通管道,就台灣的國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避免國際場合的紛爭,兩岸進行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分別安排連戰、蕭萬長參與APEC領袖峰會、台灣有關部門人員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年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妥善處理了台灣與新西蘭、新加坡等國簽署了經濟合作協議,擴大台灣在國際NGO的參與。為兩岸國際場合的交流、合作提供了經驗與路徑。

  6、舉辦兩岸和平論壇,跨出兩岸政治對話重要步伐。2013年10月,兩岸14家智庫120多名學者在上海召開了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圍繞“兩岸和平、共同發展”主題,就兩岸政治關係、涉外事務、安全互信及和平框架四項政治議題展開研討,發表《論壇紀要》,達成十項共識,列出七項難點。論壇建議籌組兩岸和平論壇常設機構,設置若干課題小組展開共同研究,旨在集成兩岸智慧,破解政治難題,跨出了推進兩岸政治對話的實際步伐。與會雙方表達善意,培養互信,樹立信心,亮出各自底牌,為未來兩岸政治對話進行了有益嘗試。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成為兩岸政治對話的避險機制、預熱機制與制度化安排,具有民間性、實驗性、包容性、引領性功能,在兩岸政治對話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