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校本前四史曾為國慶十周年獻禮作品。 |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新中國二次大修“國史”修什麼?
中華書局總編輯講述重修理由,點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因受時代局限存在缺憾,重修5年後完成
- 對話動機
被譽為五千年“國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國成立後整理出版點校本,是規模最大、影響最
為深遠的古籍整理出版項目,但由於當時政治、經濟、學術等客觀條件的制約,點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2005年,中華書局著手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訂準備工作。今年7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預計2015年全部完成。此次為什麼要修訂?如何修訂?本報對話中華書局總編輯徐俊。
- 對話人物
徐俊中華書局總編輯,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為何重修國史?
“存有缺憾,閱讀不便”
新京報:為什麼要對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進行修訂?
徐俊:先要了解的是,宋元以來歷代都有整理刊印正史的傳統,形成不同時期的通行版本,如宋代通行的“十七史”、明代通行的“二十一史”,清乾隆時期整理刊刻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上世紀30年代,商務印書館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是近代最通行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