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追溯碼(網路圖片) |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雖然生豬價格眼下一路看漲,河北省正定縣的養豬戶張運清(化名)還是有些擔心,屠宰點減少、肉品均要送往幾個特定市場,養豬戶會不會失去議價的話語權?張運清的擔心源於石家莊正在推行的肉菜追溯碼。按照石家莊市商務局的規劃,到今年年底,流入超市的每一塊肉都會有一個追溯碼,市民通過追溯碼可以在超市的終端機或是通過短信和語音查詢到這塊肉的流通過程。
據南風窗雜誌報道,肉類蔬菜追溯碼並非石家莊的首創,該市是商務部確定的第二批試點城市。早在去年,商務部就開始在大連、上海、南京等10個城市試點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更早的時候,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信部等各中央部委都已經有過一輪本系統內的電子監管系統建設熱潮,但遭到媒體的不斷質疑後,這種合法性和有效性都存疑的部門利益擴張行為無一例外遭遇了挫折。
這一次,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大背景下,商務部推行的肉菜追溯碼很快就大面積鋪開,但是,這些耗費巨資建設的系統,真的能為百姓帶來安全的肉菜食品嗎?在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每位公民的身份都有唯一的數據編碼,每一種商品都有自己的電子身份證,成了時代潮流,但在這些潮流的背後,往往是一條條長長的利益輸送鏈。
新鮮的肉菜追溯碼
張運清並不清楚所謂的肉菜追溯碼究竟有什麼具體用處,但對他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在石家莊的肉菜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為了保證源頭清楚,政府大幅壓縮了屠宰點,全市的定點屠宰企業已由當初的79家壓縮至21家,下屬的每個縣則只保留了一個屠宰點,市政府還規劃將在市區東南西北各建一個封閉市場,由政府全程監管,屆時,本市或外埠豬肉要想在石家莊銷售,必須進這4個市場中的一個。
“屠宰點少了,進市場的渠道窄了,我們這些零散養豬戶在肉價市場上的議價地位很快就沒了。”張運清說。但對那些超市和菜市場的豬肉銷售戶來說,他們同樣沒有撈到什麼好處。自從有了這個肉菜追溯體系,不僅他們去批發市場購肉必須使用一種IC卡,實行刷卡交易,增加了煩瑣的程序,連肉秤都要統一更換成一種“溯源秤”。
“換秤的錢誰來出?每一塊肉上貼碼,費事費力不說,肉有大塊的小塊的,要是尾貨,買的人割走的是兩頭豬上的肉,到時說得清楚嗎?”記者在石家莊市中心一個大型菜市場採訪時,肉販們紛紛抱怨這種玩意根本就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唯一增加的是市場的交易成本。
事實上,豬肉質量和屠宰點數量是否有必然聯繫?要求肉品都進入某一個或幾個市場交易是不是一種變相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政力量對於市場末端交易行為的干預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都值得追問。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對各類監管碼一直持續關注,“商務部只是負責商業規劃的部門,現在卻在肉品安全上插一竿子,要求商戶都貼追溯碼,完全沒有法律依據,且實效存疑。”周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