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社台北論壇:客家族群政治板塊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2-03 00:17:02  


 
  客家族群政治影響力下降前景不樂觀

  其次從政治席次角度瞭解此一問題,不論如何,“中央機關部會”首長及“立法院”不分區席次的多少是族裔政治力量大小的具體指標;準此而言,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期間,分配給客裔一線位置的情形極少。一般僅象徵性地配給二線、三線位置,如凍省之後的台灣省主席,或一年僅數億元預算,連“行政院”原民會預算零頭都不如的“客委會主委”,他們認為,這樣子安撫客裔,客裔乖乖在旁邊當一個象徵與陪襯就夠了。如果有人要舉例說某某大員是客裔或具有部分客裔血統來反駁本文前述的說法,請先檢視該大員對客裔或台灣的多元民主社會曾做過甚麼貢獻。,

  總的來說,客家運動20年來的結果,對客裔而言,國民黨與民進黨似乎很有默契,均採取相同的“集中化就是邊緣化”的策略,這是非常殘酷而寫實的話。雖然有很多人高度讚揚“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地方政府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或局處課,但本質上這只是儀式性的安排。甚至可以這麼提問:這些客裔事務行政機構的設置到底是建構台灣多元文化社會及落實民主政治的具體實踐,還是基於政治控制與社會控制所作的安排?這兩個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

  在台灣政黨政治正式出現,成為台灣政治舞台的基調之前,客裔台灣人確有地方派系,但基本上這些派系並沒有將客裔族群分裂;派系基本上是利益分配,利益是會流動的,派系也會解構重構。但是到了政黨政治出現以後,客裔族群內部開始被兩個政黨所掌控的對立意識形態切割。每4年或8年以意識型態切割一次,客裔族群一分為二,切割時刀刀見骨;一旦政黨再輪替的時候,又再一次切割,二變為四。這個切割與對立之深刻,若僅憑在學院或象牙塔裡讀一些文章是無法理解的。唯有在地方上第一線與基層認真對話時,才能深切感受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的那種切割是很難修復的,因為其對立已經意識形態化了。

  下面再談相關的客裔資源問題,台灣客裔族群從完全沒有資源,到經由客家運動取得了一點點資源,因為先前的基數是零,所以只要加一點資源就好像增加了很多,很多人就突然眼花瞭亂的,認為客裔不得了了,好像突然飛上天了。

  因此現在便出現許多錯誤的看法,認為客裔研究是顯學了,客裔事務變得很重要,客裔資源增加很多,客裔地位提升很多。但若願意心平氣和地來檢視真相時,便會發現其實不是這樣子。只不過因為長期以來客裔的資源基數是零所造成的誤解而已。然而在客裔群體被意識型態切割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之後,這樣有限的資源,譬如說各種客裔事務行政機關,扣除人事費及辦公場所租金,能作為客裔語言文化復甦用的其實十分有限,在採購法及制約下,能發揮的效用其實十分有限。如果更精細的論證下去,就揮發現更嚴肅的資源問題,間單的說就是,各種客裔事務行政機關的業務到底是以文化性為主還是政治性為主?我們不否認這些行政機關的成立,不論“中央”與地方都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但是其成立原因,客裔主觀的願望與“國家機器”操作的心態是兩回事:後者是要當作政治控制與社會控制的工具,前者則希望這些機關能帶領客裔語言文化的復甦。雖然語言文化也是政治力量的一種呈現,沒有政治力,甚麼都沒有。但問題就在這裡,若“中央”到地方的客家事務行政機關的政治性遠大於文化性的時候,客裔語言文化復甦的願望落差就會很大很大。

  剛剛跟各位做的這些很淺的報告,主要說明客裔族群的政治板塊有限,並不堅固,影響力也不像不明就裡的人想像的那麼大,要努力的還很多很多。但如果客裔的族群認同不能改善、加強,那客裔族群的機會是十分有限的。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