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 |
中評論壇:台灣的外部環境與挑戰 | |
http://www.CRNTT.com 2016-12-26 00:11:29 |
觀察小英的選前表態及就職演說,以及選後在稱呼大陸及涉外作為上的若幹克制和宣示,很明顯看出是往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靠攏。這比過去民進黨只想利用“中華民國”的名號及軀殼,伺機轉化為法理“獨立”的“台灣主權體”,又更向擁抱現行體制、永遠維持現狀的路線趨近。但癥結在於,小英語境中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與“中華民國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中有關“主權跟治權”的界定是否若符合節呢?“中華民國”的疆域是秋海棠還是大番薯?在此一議題上,民進黨不太可能去明確的表述,擁抱一個中國的論述是該黨不可承受之重。 回顧這二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三方其實都根據台灣民意的變化而相應地與時俱進。共產黨的對台政策主軸從和平統一轉而比較強調和平發展,而避免立即掀出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掛勾的底牌;國民黨亦向台灣主流民意靠攏,就是剛提及的“不統不獨不武”;民進黨則是從光譜上的極端處往中間調整,蔡英文第二次參選“總統”時就提出“維持現狀”的主張,無論是否真心擁抱,但至少表現出結合台灣主流民意的姿態,以維持兩岸基本穩定。正因為台灣多數民意是希望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即便是“冷和平”,即便是不如過去八年那樣的大交流、熱絡式的和平,至少沒有人希望台海和平穩定的局面出現變化。即便美國亦不容台海局勢過分緊張,而增加華府跟中國大陸互動的成本。 由此觀之,各方須認清一個形勢,亦即透過對過去十六年來的台海局勢變化來看,儘管客觀上“兩岸‘一邊一國’的法理戰場”在中、美的制約下已結束,但是主觀上台灣民眾對“兩岸分立分治的事實現狀”認知亦更加的強烈。所以如何在兩者中做平衡?國民黨找到的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維持不統不獨不武,民進黨則是亦滑入維持現狀的語境,然後試圖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找尋某種與該黨基本信念平衡的出路,但這有個根本的玻璃屋頂和侷限。依個人所見,現政府可能更傾向把“法理的‘一邊一國’”跟“現狀的分立分治”去做某種程度的結合及混同,形塑成“兩岸現狀下的‘一邊一國’”。 面對這樣的狀況,新政府對美國的戰略首先是希望說服美國,即使兩岸缺乏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基礎,民進黨秉持維持現狀、理性自制的立場,並在論述上盡可能往中間地帶靠攏,其實也是能夠維持兩岸最基本的穩定;第二,進一步透過盡可能的克制,不主動挑釁,去爭取得到美國的信任,並讓華府形成一種印象:沒有九二共識,兩岸照樣和平穩定、繼續往來。如此一來,即使美國對台灣劃下的紅線還是不變,即不支持台灣“法理“獨立”,但若台灣能維護兩岸間最基本的穩定,那麼對於兩岸現狀的浮動空間,美國是可以給予台灣若幹程度的解釋權。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