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郭偉峰:中評社如何應對“後真相”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雖然文中沒有提及“後真相”問題,但是所透露的藍營候選人已經跟中共簽署“和平協議”這種完全不是事實真相的假新聞,竟然得到民進黨支持者的認同,這就是典型的“後真相”政治操作了。

  大陸著名的台灣問題專家李義虎分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蝴蝶效應”和“灰犀牛效應”能夠在綠營選情上發生催化效果,也在於以下三點:一是在互聯網時代和新媒體時代,青年人都更多置身於網絡社會、而非現實社會,在新技術條件下更容易催生類似於“皮下注射”的效果,從而更能直接受到“蝴蝶效應”與“灰犀牛效應”的影響,在特定條件下甚至催出倍增效果。二是青年群體中存在著一種其他年齡段少有的“同儕效應”,大多數青年人有從眾心理。這種“同儕效應”和從眾心理容易加劇“蝴蝶效應”,從而形成青年群體中較為穩固的同溫層。“蝴蝶效應”較多地體現在青年族群一邊倒、外部因素刺激這樣兩個方面。三是需要有製造話題、設置議程的能力,甚至不排除有倫理越線訴諸造謠等不端行為。綠營本就擅長於製造話題、引導議題、謊言敘事。在蔡韓對決中,綠營在鎖定“主權”選舉主軸後,即以“芒果乾”口號、“辣台妹”角色外加小清新形象,加之綠媒扭曲事實重構事實的操作,建構起了同溫層話題的邏輯鏈條,客觀上起了助選情、吸選票的作用。綠營心里明白,製造或利用“蝴蝶效應”,更能擺脫奧步的壞形象,成本更低而效果卻更好,更能藉力使勁。

  同樣的,李義虎所指出的綠營利用社交媒體製造利己效應的手段,也屬於“後真相”政治手段。⑦

  相對比之下,韓國瑜與國民黨基本上不懂得什麼叫做“後真相”時代,是“後真相”政治手段運用的門外漢。尤其是韓國瑜方面,迷戀傳統的造勢場面不可自拔,放棄了社交媒體主戰場,甚至主動切割、批判台灣的主流媒體,如此恰恰迎合了“後真相”潮流,其慘敗是不足為奇的。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面對罷免高雄市長的嚴峻問題時,韓國瑜及其國民黨團隊依然不曾醒悟,以多做不說來面對“後真相”時代的逆向民意,結果不出意料,一定是慘淡收場。台灣的選舉政治與西方同步,不可抗拒地走進了“後真相”時代。

  台灣政黨輪替是常態,中評社特別要注意的並非台灣內部的選舉誰贏誰輸的問題,焦點問題是在“後真相”時代的兩岸關係會受到如何程度的衝擊?對和平環境是否會發生重大的損毀?我們已經看到,2020台灣大選之後,因為國民黨無法參透“後真相”時代政治博弈的奧秘,甚至被“後真相”時代政治手段綁架,自甘墮落,自毀前途。最為嚴重的就是自毀來之不易的國共關係基礎。

  記得在2016年1月、國民黨執政8年之後又選敗了,丟失了政權,黨內思想開始混亂,我在中評網發表《社評:歸咎兩岸政策,國民黨永無出頭之日!》分析其中的問題: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國民黨的失敗並非兩岸政策的失敗。國民黨內自2008年執政以來,兩岸從來未就一個中國內涵產生大分裂。儘管馬英九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一中是以“中華民國”為依歸,大陸一直保留不同看法,但是作出了極大的忍讓,兩岸之間未有就此發生大論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了國共共識、兩岸共識,也成了馬英九、國民黨執政8年的最大亮點。因為國民黨與中共的政治共識大於政治分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迅速推行。但是必須指出,自從金溥聰出任秘書長開始,國民黨立即露出了對國共關係進行冷處理的跡象,國共互信不是在增加,而是在逐日削弱。這是不容隱諱的事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