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選後的兩岸和平進程路線圖
筆者認為,馬英九這次獲得連任,並不意味著台灣海峽從此就風平浪靜,也不意味著兩岸未來的互動與合作就不生變數。要推動兩岸和平進程,實現兩岸和解制度化,除了要視島內藍綠氣勢的消長和政治生態的變化,還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與統獨方向問題。這就需要兩岸雙方以新思維迎接新挑戰,展現更高更大的格局,拿出魄力,大膽突破,積極創造條件,破解難題,深化合作,努力探索出兩岸間的政治互動合作機制和相處之道,加速推動兩岸和平進程,逐步實…
|
|
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
作者指出,美國重返亞洲是其政策回歸的產物,其實質是試圖繼續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主導權”。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回暖”,美國表示“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同時,美國又在短短兩年內兩次對台軍售。台灣是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一顆重要戰略“棋子”,在美國重返亞洲背景下,兩岸關係可能迎來新的挑戰。……
|
|
兩岸簽訂和平協定之台灣視角
2008年5月以來,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兩岸經貿關係首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進展。同時,兩岸關係中的一些重大政治問題,特別是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問題,雖然沒有進入兩岸協商談判的議程,但卻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日益受到關注。進入2011年以來,針對2012年1月的選舉,國民黨、民進黨都分別在各自的競選綱領中,直接或間接地提及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問題,充分顯示了這一問題的重要影響。……
|
|
關於以“一國兩制”模式促進兩岸統一的若干思考
筆者曾於2002年撰文闡述“一國兩制”模式的好處,認為“一國兩制”構想體現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精神,體現了換位思考的務實精神,體現了追求雙贏的包容精神等。記得當時有人不同意其中某些提法,如“追求雙贏”、“包容精神”等,希望我加以修改;但我自忖這些提法符合“一國兩制”的精神,堅持文責自負而未加修改,如今看來堅持是對的。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一國兩制”構想在港澳回歸後的實踐中得到了貫徹落實,台海兩岸關係也從戰爭邊緣的緊張狀態初步走上和…
|
|
仇長根: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
作者指出;“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運用中國人的大智慧、大戰略的結晶,順應歷史潮流,得到廣大台灣民眾的肯定與支持。”“九二共識是穩定台海大局的‘定海神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兩岸關係才能全面正常發展。”“九二共識給兩岸帶來和平發展的曙光,尤其給台灣人民帶來實際紅利,甚至是直接的受惠者。”“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石,深化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心靈溝通,相信未來九二共識定會產生新飛躍。”……
|
|
美國對台軍售問題解析
2011年9月21日,美國奧巴馬政府宣佈了一波價值58.52億美元對台軍售計劃,核心是為台軍145架F-16A/B戰鬥機進行性能提升,還包括售台軍用飛機相關設備、配件,以及提供有關訓練專案、後勤支持。此次美對台軍售的表現特點、美台軍售問題的根源及未來發展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
|
評蔡英文“價值台獨”的內涵與策略
出於選舉的需要,蔡英文不斷調整、釋放兩岸論述,從“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到“十年政綱”,從“台灣共識”到“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論”,在“溫和”、“理性”的外衣下,提出“價值台獨”的新內涵與“柔性台獨”的新策略,賦予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更為強烈的蠱惑性與煽動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啻帶來嚴重危害。……
|
|
北京專家:2012年台灣選舉透視
作者表示:“根據對一年來台灣選戰進展和電視辯論會的分析,應該深刻瞭解的是,台灣作為開放經濟體,身處這一波全球經濟衰退週期之中,不可避免將在今後幾年繼續面臨經濟增長趨緩、貧富分化擴大的問題,不管藍綠何方上台執政都是如此。因此藍綠兩黨在社會民生議題上的角力將長期化,不會因為此次選舉的結束而消失。與此同時,台灣民生議題與認同議題之間的互動關係越來越強,短期內使得本次選舉議題呈現複雜化、交叉化的特點,長期來看將使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更加曲折…
|
|
倪永傑:兩岸巨變 馬連任可創新局
作者認為:“目前看來,馬英九如順利連任,將會增加選後推動兩岸關係的信心,在民進黨選後陷於內亂、美國奧巴馬總統因尋求連任而支持兩岸關係繼續有序可控發展的情況下,兩岸關係面臨歷史性的機會之窗。就看兩岸中國人有無信心及智慧抓住這一稍縱即逝的機會之窗。”……
|
|
俞新天:兩岸應共擔復興中華文化使命
作者指出,當前世界文明的潮流是肯定文化多樣性,要求各種文化對於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西方文化的壟斷地位受到質疑。中國的崛起帶來了復興中華文化的希望。兩岸人民應當提高文化自覺性,消除“百年悲情”所造成的文化自卑與文化自大心理,共同承擔復興中華文化的使命。其根本目的是提煉中華優秀價值觀,指引人民的思想與行為,同時在文化交流中進行世界性的傳播。……
|
|
專論:台灣民眾中國認同的解構與重構
作者表示:“台灣民眾國家認同錯位的原因很多,這種錯位的形成既有複雜的歷史原因,也有人為的解構因素,經歷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緩慢過程。要導正這種錯位現象,最終促成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發生重大改變,朝向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終極目標的實現,同樣需要積極的重構努力,需要提供更多的誘因和動能,使之經歷新一輪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
|
|
兩岸交往中存在變與不變 對策何在?
作者認為:“兩岸交往是兩岸關係中的大事,其發展好壞直接影響著台海乃至整個亞太未來的走向。牢牢把握好兩岸交往的主題與步伐,切實分析兩岸交往的現象、規律與問題,及時糾正和完善兩岸交往的方法與內容,對於進一步認識、發展、深化兩岸關係至關重要。”因此作者以兩岸交往現實為基礎,用辯證方法論為手段,試圖綜理出兩岸交往中的“變”與“不變”,以便明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之方向。……
|
|
兩岸協商談判中的“兩岸特色”:理論意涵與實踐特徵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的講話中提出,要“把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注1)。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海協會和海基會開始商談與對話以來,兩岸之間的協商談判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1993年兩會舉行了歷史性的“汪辜會談”,1998年實現了“汪辜會晤”,但1995年李登輝訪美和1999年提出“兩國論”,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兩岸商談因為台灣當局的“台獨”分裂活動而被迫中斷。直到2…
|
|
孫中山與國家統一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是在實現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進行的。因而,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在寶島台灣,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都把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為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這是此次紀念活動與以往的紀念活動最大的區別所在。……
|
|
試論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概念與特徵
作者指出,在兩岸共同的語境中,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實際上就是台灣的對外關係問題,所謂“國際空間”,可以視為台灣在對外交往中所形成的關係網絡。台灣對外交往的範圍越廣,則表明“國際空間”越大;反之則越小。這一問題有五項特徵:第一,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不包括台灣與大陸以及香港和澳門的關係問題;第二,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不是在“台灣‘國際空間’”一詞創制後才出現的;第三,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在具體內容上是一個開放性、動態性的問題;第四,台…
|
|
原初狀態視角下的兩岸關係走向
2012大選將至,台灣人民又要投出他們至關重要的一票,島內大大小小的選舉不計其數,可以說台灣是個十足的選舉社會。面對紛繁複雜的台海局勢,面對波詭雲譎的島內政局,身處其中的台灣人對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該作何選擇,他們能做出理性智慧的判斷嗎?本文借鑒美國著名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原初狀態”理論,虛擬了一個理想而又公正的選擇環境,以便讓台灣人民在沒有政黨、族群、階級等意識形態影響的情況下,去根據自身的合理利益對…
|
|
郭震遠:警惕用民粹推“和平台獨”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在《中國評論》月刊十二月號發表專文《鞏固與持久保持台海和平的途徑與前景——訪台觀察與思考之一》。作者強調:“在經歷了2008年之前近20年的,卓有成效的反‘台獨、反分裂’鬥爭後,‘和平台獨’將成為‘台獨’勢力的主要活動方式,從而成為對鞏固與持久保持台海和平的主要威脅,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尤其須重視,‘台獨’勢力操弄民粹情緒,利用民粹手段推行
|
|
美債危機下的兩岸經濟發展形勢
2011年8月初的美債危機引發全球股災,其實質是美國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複合型危機重挫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美債危機雖然使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但也再次表明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新興市場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這為中國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形成世界市場、提升國際經濟金融地位提供了良好契機。兩岸應加快推動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防範風險,加強溝通,推動…
|
|
美國智庫視野中的美台軍售問題
2008年以來,針對中國整體實力的迅速上升和兩岸關係的重大轉折,美國智庫學者開始關注一個重要的議題,即確立過去三十年來中美關係的基礎是否已被動搖,具體地說即是,以中美三個公報與《與台灣關係法》、里根六點保證為杠杆的平衡戰略是否已被打破,美國對台軍售政策是否需要重新調整。目前主流的觀點是繼續支持美國執行對華“雙軌”政策,認為軍售在美國的平衡戰略中具有重要作用。不過,由於對中美關係的不同設定,智庫學者其實對軍售問題存在不同的主張,主要…
|
|
簽訂和平協議有助兩岸雙贏
歷史上有些事情,往往難以預測,但又是如此的真實。不久前,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一次鳳凰衛視釆訪中曾表示:過去解放軍打到金門的炮彈,今天變成菜刀,被大陸遊客買回,真是不可思議。筆者一直認為,兩岸中國人,情同手足,血濃於水,過往的歷史不應該再重演。今天兩岸和平發展已成為主流民意,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主客觀條件基本具備,儘早探索如何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確有其重要性、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