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的“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徵獎活動,於15日在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舉行頒獎典禮。副主任委員吳美紅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陸委會從民國100年開始辦理這項徵獎活動,希望透過民眾的角度,將兩岸交流的變動歷程記錄下來,經由這些故事的徵集,為兩岸人民彼此之間牽動的情懷,與悲歡離合的歷史留下最真實的紀錄,同時也傳遞分享兩岸人民在互動過程中的深刻感動與反思。
吳副主委並指出,回顧兩岸關係的發展,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致力維繫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現狀,而兩岸之間深度的交流,正是促進兩岸人民相互瞭解、培養互信的重要因素。政府希望透過兩岸交流,分享台灣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成為未來兩岸公民社會相互提升的動力。
本屆徵獎活動計有380件作品參賽,其中包含紀實文學獎234件,紀實圖文獎146件;經專家評審後,共選出25件得獎作品,得獎名單詳如附件。得獎作品除於頒獎典禮會場展出,並刊載於“第四屆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專屬網站。
頒獎典禮由琴園國樂團的表演以及得獎作品朗讀作為開場,現場挑選了兩篇得獎作品由主持人進行朗讀,其中之一為北京來台陸生鮑海冉的“十八歲,我在台大學哲學”,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心嚮往來台就讀的陸生夢想成真後,寫下來的在台生活的點滴。吳美紅副主任在稍後的致詞中提到這篇作品時也表示,她在她的得獎感言里寫道:這是寫給台灣的情書,我想我們也確實已經被這封情書給感動了。
以下是鮑海冉“十八歲,我在台大學哲學”全文:
題記:在我十八歲的生命中,只有兩樣東西至高無上:寫作,和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