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查道炯:新冠疫情下中美經濟關係的五個預判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00:15:59


 

  從保護當前和今後中國經濟利益的角度,我覺得中方需要強調幾點:

  首先,新冠疫情是不可抗力。同時,要讓外界信服,我們提供的經濟數據要真實透明,經濟分析工具要國際化,支撐提出磋商的社會和經濟數據需要得到國內外專業人士的廣泛認可。

  其次,協議中中方承諾完成的國內改革內容不打折扣。例如,商標法、行政許可、技術進口管理等法規的修訂,都是有承諾在先的。這些方面,我方應盡最大努力兌現,以取信於世人。

  預判二:藥品和醫用產品領域“脫鈎”的壓力會加大

  美國的制藥回流論已經存在十多年,其邏輯與稀土自主供應論相同:對中國依賴程度過高,擔心被“卡脖子”。近幾年出現了一些研究報告,以描繪、分析美國的進口藥品依賴為主題。

  通過比對幾份常被引用的報告,我發現,與中國在藥物領域脫鈎的聲音起源於2008年的“肝素鈉事件”。肝素鈉是從豬的內臟中提取出來一種物質,其製品在人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2000年,美國企業SPL(Scientific Protein Laboratories)在中國江蘇省常州市建立了一家肝素鈉生產基地,半成品供應給百特公司(Baxter)去制成藥劑。2007年該藥品在美國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四例病人的死亡被歸因到這款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做了溯源調查,從兩家公司在美國維斯康辛、新澤西的藥廠開始,最後查到了SPL在常州的生產基地。2008年常州生產基地因被認為整改不到位,失去了向美國藥廠出售原材料或原料藥的資格。事後,美國FDA強化了對進口藥品的質量檢測和監管。

  “肝素鈉事件”之後,中國出口美國的藥物沒有再曝出過嚴重的質量問題,也沒有出現過中方行政干預藥物出口的報道。但是,智庫報告、美國國會聽證會的不斷出現,“美國人的藥瓶子控制在中國手里”一類的輿論,慢慢開始流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