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論:兩岸政治互信之平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1 00:45:51  


胡連五項共識,可以說是兩岸互信基礎的初步根基。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兩岸政治互信需要時間及雙方相互體諒,人與人之間的發展需要信任,信任的建立是一種雙向和多次博弈的過程,決定信任是否達成的根本要素,在於合作各方對於利益的預期和利益實現程度之間的差距。故信任形成和強化基本上可歸納成三個基本階段:一是在合作的起點上,由於預期合作會有一定的收益,且可以進行一定的損害管控,所以合作成為可能。在這個階段中,合作各方必須展示出一定的善意與誠意,如此可以減少其他合作者的疑慮,使合作能夠順利進行。二是信任鞏固階段,各方逐步互相理解,形成了若干共識,包括共同的思考方式、共同目標以及共同的價值取向等。一旦這種局面形成,各方的行為可預測性增強,信任也會隨之加強。三是延續性信任階段,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信任和彼此依賴感可以延續到下次合作,而且可以通過一定的傳播網路延伸到其他可能的合作者,故合作所形成的信任可以為以後信任的形成提供基礎,並且可以使信任的範圍擴大。

  兩岸間的發展,信任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兩岸間的互信基礎是很重要的,然而以目前的兩岸現實政治狀況來看,無論是指狹義的互信或是廣義的互信,其基礎都是相當薄弱的。所謂狹義的互信,指的是兩岸執政當局間的彼此信任感,而廣義的互信,則是指兩岸之間,包括執政當局、在野黨、政黨、意見領袖、政治社會團體及人民之間的信任問題;我們常指的兩岸互信基礎薄弱,指的是兩岸執政當局之間在兩岸基本的、原則性的政治立場的共同點、共同基礎與共同的政治追求等,仍存在不同的差異,而兩岸執政當局對於共識部分,包括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等。這些都只是兩岸間政治互信的重要前提,但要進一步需要尋求兩岸政治互信,恐怕除了時間外,更需要的是更多事實的例證與相互溝通的過程。

  此外政治互信更是造成一種心理上的秩序,從而滿足了人們心理上的安全需求,也造成了一種事實上的秩序。故兩岸政治互信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現實,倘若兩岸中有任何一方在心理的安全需求上無法滿足,秩序便很難建立,政治互信自然不易形成。

  廈門大學台研院劉國深院長認為政治互信是個相對的概念,指的是政治行為者之間彼此包容和合作的心理基礎和共同承諾。從互信的強度上分,兩岸政治互信可以分為“基礎性互信”、“成長性互信”和“融合性互信”三個不同層級。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的根本目標就是要逐步化解敵意,增進共識,夯實兩岸共存共榮、互利多贏的政治基礎。他更務實看待認為兩岸政治互信的增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個隨著共識的增強和利益聯結的深化而逐漸強化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