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族群問題,一直以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一個問題。 |
中評社台北12月20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台灣的族群問題,一直以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一個問題,但是運用在政治上,無論提名、用人,甚至於政黨基本盤的變化,卻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議題。過去對於族群文化認同等問題,通常是拿到抬面上來公開討論及炒作;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台灣民主化的進步及發展,族群問題變成抬面下政治棄保與選舉動員的工具,特別是對於此次五都選舉結果,許多人都刻意迴避族群文化因素的影響,但倘若不深究,恐怕無法完全解釋國民黨在南二都慘敗的原因。
族群問題在台灣,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存在著,它突顯出不同族群的成長經驗、生活習慣與經驗認知,它不光只是一個政治問題,其實更是一個社會、文化、教育與心理上的重大問題,其具體落實是一個憲法上,甚至是法律上的問題,因此在探討族群問題時,除了必須謹慎各面向的考慮,更牽涉到敏感的認同與情感問題,因此在處理上,必須更加周密,稍有差池,恐怕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基本上來說,族群意識的內涵包括有三個不同的因子〈群體認同、群體利益的認識和行動的可能性〉,這三個不同的因子是群體意識發展的不同階段,群體意識要能夠發展,並且成為集體行動的基礎,其成員首先必須具有群體的認同感,他首先必須在心理主觀地認為他是某一個特定群體的一分子。客觀的群體身分並不經常保證成員會有主觀的身分認定。
族群意識中的第一個層次是差異認知,族群意識的內容通常會指出自己與別的群體在文化、祖先來源或歷史經驗上有差異。族群運動者常常建構出一套族群起源的論述,包括族群的祖先是誰、從什麼地方起源、如何及為什麼遷移到目前所在地以及過去有哪些光榮的歷史等,這些歷史內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描述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