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本研討會上我鄭重建議:“寧慢毋濫,把本子磨得好一些。使它成為電視劇歷史上的一部精品,也為紅學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像87版那樣,久映不衰。”如果第二稿仍然很糟,我就會向製作方建議立即更換編劇,因為只能蓋茅草屋的地基上不可能建成高樓大廈。編劇換人投資方雖然經濟上會有些損失,但這在全部製作費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不過後來我再沒有參與任何有關重拍事宜。製作方用非所人,當機不斷,決策失當,沒有認識到省了這幾個錢失去的卻是至少整整四年時間,貽誤的是一個十幾二十年才可能出現一次的重鑄經典的寶貴機會!據報載後來導演胡玫在遠離塵囂的黃山腳下改寫劇本。但原本子基礎太差而時間極其有限,即使胡玫全部精力都用上,也不可能將它改成好劇本。2007年下半年選秀完後一段時間胡玫退出劇組。胡玫對古裝片大場面和細節的處理都十分到位,是一位難得的高手。她最終決定放棄鐘情多年且已耗費大量心血的導演大位,令人深感惋惜,不過對她來說不失為明智的抉擇。
劇本重任落在了九位年青寫手身上,還有一位拍攝本文學顧問和三位文學統籌,與劇本有關者多達十三人,惟獨沒有一向與導演、主演並列的“編劇”,看不出究竟誰對劇本創作負總責。這種大兵團作戰大躍進式的集體創作,早就被歷史反覆證明不可能創作出優秀作品來,何況時間這麼短,改編的是《紅樓夢》!
急於開拍,倉促上陣,致使輝煌不再。
李少紅就是在對《紅樓夢》及相關傳統文化缺乏比較充足準備又沒有一個出色劇本的情況下,於2007年過去了大半之後臨危受命接任導演的。雖然李少紅請紅學家給她上了一些課,自己又精心研讀《紅樓夢》數十天,但這點“惡補”對擔當導演長達五十集《紅樓夢》重任來說略強於杯水車薪,她只能邊設計,邊施工。10版不少問題就與對《紅樓夢》解讀失准有關。拍攝進行了6個月。對於一般電視劇來說,用這麼長時間不算少了,但這是《紅樓夢》!李少紅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原著,嚼透人物,選准演員,將最合適的人安排到最合適的位置上,小演員也根本來不及真正進入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