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旗袍風格端莊大方
“我收藏的旗袍,都是從南京本地收來的,通過仔細研究,我發現南京本地旗袍也有自己的特色!”高鬆這樣說。
高鬆給記者看了一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南京老照片,那個歲月,南京街頭——太平路、新街口、夫子廟的女子,幾乎人人身著旗袍,襯托出迷人的曲線,透露出隱隱的性感。而長期生活在南京的宋美齡、沈慧蓮、蔣碧微等民國著名女子們,她們在公共場合也往往以旗袍示人。高鬆說,這些民國名媛身著的,也多為在南京本地定制的旗袍。
高鬆所說的“南京本地旗袍風格”,可以詮釋為端莊、大方、得體,“這與當時南京作為首都的社會風氣和時尚風向有關,西洋的文化雖然對南京有浸染,但卻不像上海灘那樣‘歐風勁吹’,因此,歐美女裝的潮流不太容易在南京本地旗袍的設計和製作中體現出來,體現得最多的反而是濃濃的民族風味!”高鬆說。
太艶麗的旗袍其實不多
不過,細細品鑒,高鬆收藏的旗袍中依然有不容易看見的時尚元素,“你看,這些旗袍擺在這裡,似乎很平常,但只要上了窈窕女子的身體,便能夠通過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來展現女人的曼妙曲線。”高鬆說,南京留存至今的旗袍雖然不多,但依然可以分為多種款式,比如,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等。
在研究自己的藏品中,高鬆還發現,旗袍也有職業性,“我發現,女學生們喜歡穿青布旗袍,像當時中央大學的孫多慈、蘇青、吳健雄她們應該穿的就是這種普通旗袍。社會地位高的女子,喜歡穿大方得體端莊的旗袍,好多老照片里的宋美齡、宋靄齡就是身著這樣的旗袍;而從事‘娛樂業’的女子,如交際花、舞女穿得則是艶麗性感的旗袍!”高鬆所說的最後一種旗袍,其實在南京幾乎難以找到,因為當時南京的“娛樂業”並不發達,《花樣年華》等民國影視劇中絢麗得奪人眼球的旗袍,在民國南京是一種“稀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