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泰斗史樹青、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一公司老總自製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開出24個億的天價評估,老總據此騙貸10億。事情曝光後,公眾輿論嘩然。
整個事件中,最令人費解之處,是頂級專家們何以會錯得如此離譜?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由於史樹青先生已經作古,而其餘四位當事專家統統將責任推給他,使得此事件像羅生門一樣,真相無望大白。由於所貸之款已被空殼老總揮霍殆盡,銀行損失更無望追討。欲望的盛宴過後,留下的是一地道德與良知的鶏毛。
無疑,事件首先打擊的是鑒定與收藏行業的公信。根據央視報道,天價般的評估結果,評估過程卻近乎兒戲。拿了幾萬評估費的專家們,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打開,只是圍著玻璃櫃子看了會兒就做出了判斷。如此粗疏的鑒定過程,不能不令公眾質疑專家們的專業精神與學術操守。而專業精神缺失下的“豆腐渣”鑒定工程,無法不累及收藏業的聲譽。公眾自然要問,連頂級專家們的鑒定都如此不靠譜,文物收藏業還能信任嗎?
專家學者這一群體的社會聲望,也受累于此事件,再創新低。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放棄專業精神,為公權力與市場利益背書之事多有發生,引發社會對這一群體的污名化趨勢,“教獸”、“磚家”成為大眾對這一群體的蔑稱。大眾的行為固然有非理性的色彩,但知識者尊嚴的崩塌,責任首在自身。學者專家們的行為,如果像評估“金縷玉衣”一樣,沒有對專業精神起碼的堅守,其社會信任的不斷流失,就只能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金縷玉衣”事件也提出了銀行監管的新課題。僅憑文物的估價,能否作為抵押的標準?這一事件中,有沒有銀行腐敗的因素?有關方面應該對此展開深入調查,給公眾一個可信的交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