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的水有多深?9月上旬的熱點新聞“金縷玉衣騙貸案”,再度泛起波瀾的杭州“壺王”事件,讓人感知一二。兩件隨便找來一些玉片串起來的玉衣,估值就被幾個專家“評估”為24億元;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館裡經過專家鑒定的唐代“壺王”,也被指為贋品,而此前有關政府部門已獎勵給捐贈方1500萬元。紛紛擾擾之中,專家的話語權似乎真有點石成金的“特殊功效”,隨便瞄上那麼一眼,假的就成真的了。
這裡所謂的“水”是什麼?很簡單,就是無往而不至的利益。可不要以為大家都喜歡清可鑒人,那樣的話,盤子做不大,大家都沒得賺。只有圈裡人共同護持著文物收藏這攤子“水”,把它做深、做大,最好汪洋一片,那才好渾水摸魚。如果一切都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則這汪洋一片的江湖,也就不成其江湖了。按照有些論者的說法,為什麼國內的博物館在儀器鑒定文物方面發展緩慢?根源就在於,那些專家學者不願意放棄他們在專業上的話語權,一旦鑒定都標準化了,還要“眼力”何為?
在文物鑒定這個利益江湖裡面,專家的話語權尤為令人矚目。有時甚至可能是一言九鼎。專家基於學養、經驗、見識而表達的意見,表現出的眼力,往往成為這個江湖中的價值尺度。也因此,在一個一切皆有價碼的江湖裡,這個專家鑒定意見本身,也每每淪為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
一般而言,大多數專家還是很在意自己的清譽的。既然這裡邊的水深,難免專家不被裹挾了去。專家當然可以事後辯白,稱文物估價不過是一種“學術自由”,“誰也不可能沒有走眼的時候”。但是問題在於,被贋品蒙了“走眼”是一回事,故意蒙住自己的雙眼然後“走眼”了,則是另外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