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定: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套基於血緣、家族的規範體系。但當人們的活動超出了家族系統,遵循何種規範呢?這時,“義”的作用就凸顯出來。“義”是跨越家族體系的,是在非血緣關係人之間甚至在陌生人之間通行的規範。這種超越血緣關係規範的、調節更大範圍社會群體行為的規範,是建立和諧友好、誠信穩定社會的基礎,因此,是目前亟須倡導和深入研究的。對“義”的演變和擴散的研究,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是怎樣智慧地維繫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秩序。在唐宋時期,“義”這種行為規範被推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而那時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是一個繁榮時期,其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值得探討。
義,是關公文化中擁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決定元素,它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道德範疇。對關公崇拜和“義”進行深入研究,不僅有現實意義,在學術上也頗有潛力
胡小偉:從理論上講,“義”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就提出來了,歷經三千年不衰,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義字當頭。在不同時代,對“義”有不同的語言闡述,但語意核心從未變化。
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用“仁”說明彼此關係寬容;繁體“義”字下有個“我”,可以看做自制、自律,實際上與18世紀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利他”主張近似。唐中葉後隨著茶瓷交易盛行,社會流動性增大,“義”、“誼”混用,凸顯了非血緣或鄉鄰之間的情義。宋代面臨多國並立,實際上已出現“國家民族”概念,開始提升為家國擔當的“忠義”。“義”的概念也隨之擴大,包括“同心合志”、“與眾共之”等。歷代不斷詮釋,使“義”的觀念貫徹始終,內涵外延也不斷擴展,逐步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