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藝術的公共化逐漸成為今天西方藝術的價值取向。其中倫敦夏季藝術大展和肖像畫大展是能代表英國架上繪畫普遍性現狀的公共性展覽,展覽的策展方式與國內不同,一個展覽上同時有殿堂級的藝術家(類似盧西恩.弗洛伊德、安森.基弗)與平民藝術家甚至是兒童畫家的作品,陳列方式非常密集,更像是一次集會,展覽的宣傳和廣告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而且設有獎金,由評審專家和群眾投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然而讓人不解的是,我所參看的肖像畫大展上的寫實面目作品多採取照相寫實的手法,雖然西方人的面孔確實非常適宜用油畫材料表現,但傳統的藝術語言和繪畫性的手法延續卻在英國接近絕跡。這不由得讓我遺憾,畢竟在圖像技術已經發展進入1080P的高清時代後,保留繪畫性本體語言的繪畫才是彌足珍貴的,更不用說在油畫的生發國度中,不知道油畫會否走向3D。這都反映出西方式的思維方式、達爾文主義以及對自身繪畫傳統的審美疲勞和敬畏。
正視物質時代的藝術真相
海外研修中,我總體感覺到英國藝術環境發展的現狀所代表的西方當代藝術教育環境有其自身的必然,也有其本身的自覺需要,似乎是堅實地附著於其國民普遍的藝術素質基石上。中國今天的藝術教育是否需要同樣全盤接受他們今天的模式和價值取向,是值得我們的藝術界和教育界慎重思考的問題。我以為“五四”以來對西方的學習借鑒的主要動機是提高國民自身的文化素質,或許在今天依然是藝術院校的主要目的。
平面、服裝設計等藝術設計專業的繁榮有其現實中的實用功能和商業的延伸原因,這些都無可置疑並且前途坦蕩,但國內院校卻大量開設隸屬純藝術造型類的新媒體、跨媒體專業,頗為熱鬧。但由此談與西方接軌,尤其在純藝術領域的媒體裝置材料上接軌,似乎更是空中樓閣。
反觀英國藝術教育現狀,伴隨著其自身的歷史根源、社會發展、文化基礎、受眾人群本身的文化結構而形成。英國的媒體裝置藝術在現實中的運用廣泛,其中商業與純藝術的功能界限比較模糊,媒體藝術的運用已非常成熟並已形成了較廣泛的接受群體和施行群體。西方人的藝術史在傳統繪畫領域已經滿溢,當代對傳統的反動有其被動和必然,今天在繪畫上能取得一丁點的傳統意義上的成就非常艱難,不僅需要觀念的突進和天才,更需要極大的付出,需要整個生命的投入,所以西方藝術教育中媒體裝置的普及是由其公共性決定的。
|